中国旅游地理M(7)

时间:2025-04-20

旅游地理知识

一、民风民俗与旅游

所谓民风民俗旅游资源,是指那些突出表现了每个民族特点和他们所居住地区地方性特征的因素,从显而易见的建筑、服饰、饮食、礼仪、节庆活动、婚丧嫁娶、文体娱乐、乡土工艺,到需要细心观察、深入体会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道德观念、审美趣味等。它是人文旅游资源中最绚丽多彩的部分,且因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具有沁人肺腑、震撼心灵的力量。

三、乡村旅游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1、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以淳朴的风土民情为主的人文环境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的旅游。

乡村旅游虽然也重视风土民情,与上文所述民族风俗有某些相似,但在民风民俗旅游中,基本上是旅游者前往其他民族地区,因而绝大多数属于中远途旅游,追求的是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以求新猎奇为主要动机。而乡村旅游则更多并非前往其他民族地区,追求的是回归自然、回味乡情,体验在乡村依旧保持而在城市中已渐淡化乃至消失的本民族文化的某些方面,游人基本处于闲适轻松状态。乡村旅游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

乡村旅游大致可分为重要景区景点依托型与自身吸引型两类。前者的客源范围较广,后者则以附近城市客源为主

四、民风民俗旅游的特点

(一)民风民俗的广泛性;

(二)民风民俗的自在性;

(三)保持淳朴真实力戒矫揉造作;

(四)强调体验性。

单元1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从两个层面理解这个概念: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是我国的定义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为: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3、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近似概念是在大约半个世纪前提出的,而这一名词被正式提出并制定国际公约则是在2003年。

中国旅游地理M(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