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市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时间:2025-04-22

樟市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年至201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时期,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本镇实际,镇委、镇政府进行了认真研究讨论,拟订出樟市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三四六八”的发展战略,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观点,探索新思路,当好标兵,加快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目标要求

到2010年,全区人均GDP比2000年增加近两倍,进入比较宽裕型小康社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体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生态建设更加良好。

——实现经济快速有效增长。“十一五”期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税收年均增长15%以上;镇级机动财力年均递增15%;镇府物业收入争取每年增长15%以上;到2010年全面完成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视、村村通广播、村村通电话建设工程;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覆盖率达100%以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城市建设、服务水平不断改善。严格按照“2002-2020年曲江城区(樟市镇区)总体规划”,加快新城区开发建设、旧城区改造工程步伐,逐步把樟市镇城区建设成为花园式的宜居城市,逐步发展为粤北地区京广线、京珠线上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等城市;中心镇的城市综合管理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投资软硬环境进一步优化;社区服务质量有较大提高,服务网点和服务业产值都有较大的增长。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建设有较大的进步。教育环境、质量和设施有较大改善,争创省教育强镇、争创全国卫生城市,人口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下。

三、发展思路

(一)抓特色树品牌创效益新优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发展特色经济为方向,创立自己特有的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明确主导产业,按市场化、区域化要求调整产业布局;二是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经济组织,并建立企业(组织)与农户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全方位、宽领域扩大产业辐射对农户脱贫奔康的带动能力;三是继续支持发展家庭种养小庄园,以家庭式农业小庄园为基地,大力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依托资源,优化环境,增创招商引资新优势。立足和培育后发优势,以资源开发为依托,以优化环境为载体,全面实施借外发展战略,大力促进我镇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以“以利多、得益

少、求发展”的优惠政策,搞好外引内联,以较好地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问题,为经济腾飞提供有利条件。

(三)抓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富民,就应大力发展民办企业。阳明镇发展个体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有足够的承受空间。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和引导,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有利条件和优质服务,想方设法使之发展壮大,促进全镇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抓安全生产工作不放松。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限度,使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我镇将紧紧围绕区委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强镇富民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四个大发展”,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握机遇、团结拼搏、励精图治、务实工作,全力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樟市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