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时间:2025-04-21

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1 医务人员应当熟悉输血相关的各种规定,严格执行标准操作程序,严禁

违规操作,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2 临床用血工作中遇到技术疑难或特殊病例,应当及时请示科室主管、上

级血液中心技术主管,及时查找原因,设法解决。

3 临床用血不良事件包括SHOT(The Serious Hazards of Transfusion)事件,

也包括输血相关医嘱、备血、传输、检验、配血、发血、输血不当等引起的不良事件。

4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

当时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月发生的为迟发反应。一般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输血传播的疾病。

5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

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按如下要求处理:

(1) 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 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受血者,

并积极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6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

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 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 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

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3) 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

(4) 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

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 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 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 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7 输血传染疾病

(1) 输血传染疾病发生者,从采供血机构和用血机构追溯传染源头。

(2) 核查相关献血者资料及相同受血者感染情况。

(3) 检查受血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查情况。

(4) 传染病的上报按传染病信息上报管理规范执行。

8 输血后临床医生需认真如实填写“输血记录”和“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

若出现输血反应,临床医护人员立即积极抢救,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单”送回血库作好留档登记。

9 若发生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应及时查清原因,血库值班医生及时报告科

主任,并初步核实后,要立即通知医务科、滨海血液中心,并协同临床科室做好受血者标本及血袋、相关记录的保存工作。

10 出现差错事故或者不规范的临床输血行为,应当详细记录,保留原始凭

证,并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

11 严重影响输血安全的不良事件,科室负责人应当上报输血管理委员会,

采取适当措施及时予以纠正,同时加强培训、持续改进。

12 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应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定期分析,制定对策,

不断提高临床用血安全水平。

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