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政治辅导马原第6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唯物史观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2015年考研政治辅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六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唯物史观
主讲教师:徐旭开考研辅导博客网址: http://www.77cn.com.cn/zhshchzhxxk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研究对象:人类社会)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四大动力系统
1、根本动力 2、直接动力 3、重要动力 4、主体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科学革命人民群众
1、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
3、重要动力科技革命 (技术革命)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的变革
4、主体动力人民群众社会中人的问题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本章逻辑结构图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基本问题基本矛盾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更替
社会基本矛盾
根本动力直接动力重要动力主体动力
社会历史发展动力
阶级斗争革命改革
科技革命人民群众的作用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领域的体现)历史观:是指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
(一)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缺陷▲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把精神力量视作社会历史变迁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表现形式:唯意志论(超人和英雄)和宿命论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构成和作用
1、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要素与条件的总和。
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最基本)
▲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孟德斯鸠)▲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重视地理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实现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反对“人口决定论”的错误观点▲方法论意义:既要重视人口因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又要反对“人口因素决定论”。
马克思:“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最基本的决定性要素)
生产方式
生产力
生产关
系
2、社会意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内容上包括社会心理、道德、宗教、政治思想、法律、艺术、科学和哲学等基本要素。
社会意识
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社会意识形式非意识形态的形式——自然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意识形态——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 (观念结构)宗教、哲学等 (思想结构) (文化结构) (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突出表现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质、量两个方面)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