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功效比较(4)
时间:2025-07-06
时间:2025-07-06
中药
长于散寒以止痛,凡寒郁气滞之胸腹胁肋胀痛,疝痛,痛经都可用治,并能温肾散寒,治疗肾阳不足之尿频,遗尿等。
23,大蓟与小蓟
共同点: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肿,用于血热出血及热毒痈肿。
不同点:大蓟多用于吐血,咯血,崩漏,散瘀消肿之功较佳,兼能降压利胆,治疗高血压及黄疸。 小蓟兼利尿,长于治尿血,血淋,兼治高血压病。
24,生姜,干姜,炮姜
共同点:都是姜。
不同点:炮制不一样,功用也有偏差。生姜辛散力较强,长于发散风寒,温中止呕,多用于风寒表证及呕吐之证。还可温肺止咳。
干姜辛热,辛散之力较弱。长于温中,为脾胃寒证要药,并可回阳,温肺化饮,用于亡阳证及寒饮伏肺咳喘。
炮姜味偏苦涩,偏于温经止血,温中止痛止泻。用于虚寒出血,腹痛腹泻等证。
25,郁金与姜黄
共同点:皆辛苦,都能活血行气止痛。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郁金性寒,以气滞血瘀有热者用之为良,并能凉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也可用治热病神昏,癫痫痰闭,吐血,衄血,以及妇女倒经等气火上逆之出血证。
姜黄性温,以寒凝气滞血瘀者用之为佳,且能外散风寒湿邪,内行气血,通经止痛。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
26,桃仁与红花
共同点:均能活血祛瘀通经,同时用治内,儿,妇,外,伤各种淤血证,如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淤滞腹痛,癥瘕积聚,心腹刺痛及跌打损伤等。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桃仁苦甘平,活血又能消内痈,也常用治肺痈,肠痈,并能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也可用治肠燥便秘,咳嗽气喘。红花辛散温通,专入血分,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之力较强。“少用活血,多用破血”。此外,番红花的功用与红花相似而药力较强,又兼凉血解毒之功,尤宜热郁血瘀,斑疹色不红以及温病热入营血之证,本品货少价贵,临床少用,且用量宜少。
27,益母草与泽兰
共同点:皆辛散苦泄,均能活血调经,利水消肿,同时可治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行经不畅,产后腹痛,恶露不尽等妇科淤血证,皆为妇科经产之良药。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益母草性微寒,以血热淤滞者用之为佳,且活血调经之力较强。现代多用治急慢性肾炎水肿,并能清热解毒,故疮痈肿毒,皮肤隐疹多用。也可用治肝热头痛,目赤肿痛,以及肝肾不足,目暗昏花。 泽兰性较温和,行而峻,祛瘀不伤正气,治水肿。多用于产后浮肿,小便不利。
28,穿山甲与王不留行
共同点:均能活血通经,下乳。二者皆为通经下乳之要药。都可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淤阻腹痛,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穿山甲性善走窜,泄降力猛,药力较强,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也可治风湿痹痛,中风瘫痪,疮痈肿毒,瘰疬痰核。
王不留行能利尿通淋,可用于多种淋证,小便涩痛。
上一篇:相似三角形综合复习(1)
下一篇:专家点拨:新托福听力的变化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