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

时间:2025-07-09

 2006年2月第29卷第2期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NturlScienceEdition)

Feb.2006 Vol.29 No.2

  文章编号:1000-582X(2006)02-0107-05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

3

余园媛,王伯初,彭 亮,王晶波,曾 辰

(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0)

摘 要:黄连是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是中国传统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

药物.黄连对许多细菌、真菌以及病毒均有较好的拮抗作用.近几年来,随着老药新用的提出,黄连抗癌、降糖、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心血管功能、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药效不断被发现、调节心血管功能和抗癌作用是黄连药理研究的重点.现,新配方和新制剂也将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黄连;抗菌;抗癌;心血管功能;降糖  中图分类号:R285  黄连,(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C.Y.ChengetHisao)或云连(Coptisteeta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3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三种黄连均含有多种生物碱,主要是小蘖碱(berberineBR),含量高达3.6%以上.其次为黄连碱(coptis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等.黄连主要功能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目赤吞酸、牙痛、消渴及痈肿疔

[1]

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黄连是一味古老抗菌药,临床上长期以来用于降热镇痛、抗肠道细菌感染,近年来发现黄连还有抗心律失常、降血脂、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现将黄连的研究及应用作一综述.

:A

液和醇提液的MIC较小,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于白色念珠菌,只有黄连水提液和醇提液以及丁香醇提液的作用较强;18种中草药对淋球菌的作用均较强,其中黄连素和冬凌草已经开发成药.沈婉琼,张建珍,林

[3]

佩斌测定了含有黄连素的制剂(消炎六味合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普通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其采用液体稀释法药敏实验,测得消炎六味合剂MIC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肺炎克雷伯氏菌1∶4;普通变形杆菌1∶16;沙雷氏菌1∶4.相对应的最小杀菌量(MIB)分别为1∶4;1∶4;1∶8;1∶4.说明消炎六味合剂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黄连不仅对普通细菌有抑制甚至杀灭作用,其对特殊细

[4]

菌也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匡铁吉,董梅,宋萍等研究了黄连素对结核分支杆菌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00μg/mL的黄连素对结核菌标准株作用24h,能够杀死几乎所有结核杆菌;60μg/mL黄连素能杀灭标准株菌群中的大部分菌细胞,部分存活的细胞在匡氏琼脂斜面上的生长延迟1周以上;30μg/mL黄连素对所试结核菌标准株无杀灭作用,但对早期生长有弱抑制作用;3μg/mL黄连素对结核菌H37PV不但没有抑制作用,还显示出较弱的生长促进作用.在体内抗菌筛选中,黄连同样显示了较好的抗菌作用.陈国良,叶寿山[5]

等采用小鼠感染模型,观察了黄连的体内抗菌作用,发现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鼠存活率为66.7%;

1 抗菌和抗内毒素作用

黄连的抗菌谱广,很多细菌对其都敏感,如肺炎双

+

球菌、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G菌,大肠杆菌、

-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淋球菌等G菌,以及白色念珠

[2]

菌、红色毛癣菌等真菌.李巧如,任健康等采用体外筛选的方法,测定了黄连、大青叶、夏枯草等18种中草药初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量(MIC),结果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言,黄连水提液和醇提液、大青叶醇提液、冬凌草水提

3

收稿日期:2005-10-10

作者简介:余园媛(1977-),女,四川成都人,重庆大学硕士,主要从事中草药抗菌研究.

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