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实训报告模板q

时间:2025-02-25

网络互联设备 I 课程实训任务书

网络互联设备课程组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

网络互联设备 I 实训任务书

第 2 页 共 4 页

一、实训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网络互联设备》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与实践性。通过实训使学生对本课程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巩固和掌握,培养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

这条主线,突出专业基础课程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技术应用,并在实践中

逐步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本次实训的主要任务是实现路由器间 PPP 协议和帧中继协议配置。

二、实训基本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每组 3-4 人,其中 1 人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分工明

确,共同完成实训内容。

2、各实训小组需端正设计态度,遵守机房制度,在实训中培养团队合

作的意识,锻炼个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完成实训任务。 3、设计结束时每组必须上交一份工整清晰的《课程实训报告》和实训

项目中设备的配置清单,并通过实训答辩。

三、实训时间安排

实训 1 周,理论课程结束后进行。具体时间见附表 1。

四、实训场地与工具

实训场地:网络互联设备实训室(实训楼 513)。

工具:测线器、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 相关虚拟软件。

五、实训项目、内容

项目一:PPP 协议验证配置 实训内容:

网络互联设备 I 实训任务书

第 3 页 共 4 页

(1)RTA 和 RTB 分别通过 S1/0 口相连; (2)RTB(S3/0)和 RTC(S0/0)相连; (3)RTA 和 RTB 之间配置双向 PAP 验证; (4)RTB 和 RTC 之间配置 CHAP 验证;

(5)RTA、RTB 和 RTC 开启 telnet 服务,实现远程登录; (6)将 RTA、RTB 和 RTC 配置文件通过 tftp 下载到本地。 注:RTA、RTB 和 RTC 之间的连接接口可以根据实际连接更改。

项目二:PPP 协议 MP 配置

(1)RTA 和 RTB 分别通过 S1/0 和 S0/0 口相连;

(2)RTB(S3/0)和 RTC(S0/0)相连,RTB(S2/0)和 RTC(S2/0)相 连;

(3)RTA 和 RTB 之间配置 MPGroup 方式实现 PPP MP;

(4)RTB 和 RTC 之间配置虚模板方式实现 PPP MP; (5)RTA、RTB 和 RTC 开启 telnet 服务,实现远程登录; (6)将 RTA、RTB 和 RTC 配置文件通过 tftp 下载到本地。 注:RTA、RTB 和 RTC 之间的连接接口可以根据实际连接更改。 项目三:帧中继协议配置

(1)RTA(S1/0)和 RTB(S1/0)相连; (2)RTB(S3/0)和 RTC(S0/0)相连; (3)RTB(S2/0)和 RTD(S2/0)相连 (4)RTA、RTB 和 RTC 之间开启帧中继协议; 网络互联设备 I 实训任务书

第 4 页 共 4 页

(5)RTB 作为帧中继交换机; (6)实现全网通;

(5)RTA、RTC 和 RTD 开启 telnet 服务,实现远程登录; (7)将 RTA、RTB 和 RTC 配置文件通过 tftp 下载到本地。 注:RTA、RTB 和 RTC 之间的连接接口可以根据实际连接更改。

六、成绩评定与考核方法

1、实训成绩=实践完成成绩(50%)+ 答辩成绩(30%)+ 实训报告成绩

(10%)+ 平时(10%)。

(1)实践完成成绩根据学生完成实践任务情况判定。

(2)答辩成绩是在实训结束后,学生自述加教师提问考察成绩。 (3)报告成绩根据学生撰写的课程设计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 性评定。

(4)平时成绩根据出勤情况判定。

2、考核等级分五档: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附表 1 实训安排表:

6 月 9 日 6 月 10 日 6 月 11 日 6 月 12 日

上午 网络 101( 1) 网络 101( 1) 网络101( 1) 网络 101(1) 下午 网络 101( 2) 网络 101( 2) 网络101( 2) 网络 101(2) 6 月 13 日 6 月 14 日 6 月 15 日 6 月 16 日

上午 网络 102( 1) 网络 102( 1) 网络102( 1) 网络 102(1) 下午 网络 102( 2) 网络 102( 2) 网络102( 2) 网络 102(2)

网络互联设备 I 课程实训报告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实训班级: 实训组成员: 实训成绩:

网络互联设备 I 实训报告

第 2 页 共 3 页

一、实训项目、内容

项目一:PPP 协议验证配置

实训内容:

(1)RTA 和 RTB 分别通过 S1/0 口相连; (2)RTB(S3/0)和 RTC(S0/0)相连; (3)RTA 和 RTB 之间配置双向 PAP 验证; (4)RTB 和 RTC 之间配置 CHAP 验证;

(5)RTA、RTB 和 RTC 开启 telnet 服务,实现远程登录; (6)将 RTA、RTB 和 RTC 配置文件通过 tftp 下载到本地。 注:RTA、RTB 和 RTC 之间的连接接口需要根据实际连接更改。 实训步骤:

项目二:PPP 协议 MP 配置

(1) RTA 和 RTB 分别通过 S1/0 和 S0/0

口相连;

在rta上ping本机和rtb的ip地址

[rta-Serial0/2/0]ping 192.102.0.1

PING 192.102.0.1: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192.102.0.1: bytes=56 Sequence=1 ttl=255 time=1 ms Request time out

Reply from 192.102.0.1: bytes=56 Sequence=3 ttl=255 time=10 ms Reply from 192.102.0.1: bytes=56 Sequence=4 ttl=255 time=4 ms Reply from 192.102.0.1: bytes=56 Sequence=5 ttl=255 time=1 ms

--- 192.102.0.1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4 packet(s) received 2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1/4/10 ms

[rta-Serial0/2/0]ping 192.102.0.2

PING 192.102.0.2: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192. …… 此处隐藏:242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H3C实训报告模板q.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