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大学物理下册答案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同济大学大学物理下册答案(缺11 12章)
第九章 热力学基础解答
一、选择题
1.C 2.D 3.D 4.D 5.A 6.C 7.B 8.D
二、填空题
1.传热; 做功; 其温度的改变量; 过程 2.124.7; -84.3 3.2; 2 4.9.52; 570
5.7.58 104Pa
6.等压; 绝热; 等压; 绝热 7.卡诺; 25% 8.320K; 3.9
三、计算题
1.解:(1)等体过程:A1 0
Q1 E1
mM
2V
CV T2 T1 1
522VV
8.31 80 20 1246.5J
等温过程: E2 0
Q2 A2
V
pdV
mM
RT2ln
1 8.31 273 80 ln2 2033.3J
A A1 A2 2033.3J Q Q1 Q2 1246.5 2033.3 3279.8J
E 1246.5J (2)等温过程: E3 0
Q3 A3
mM
RT1ln
2VV
1 8.31 273 20 ln2 1687.7J
mM
CV T2 T1 1
52
8.31 80 20 1246.5J
等体过程:A4 0 Q4 E4
A A3 A4 1687.7J Q Q3 Q4 1687.7 1246.5 2934.2J
E E3 E4 1246.5J
γγ3
2. 解:pBVB pCVC , VB 3.49m
由图可看出,pAVA pCVC ; 从状态方程 pV 因此在全过程 A B C中, E 0
B C过程是绝热过程,有QBC 0
A B过程是等压过程,有
mM
RT 可知 TA TC
QAB
mM52
CP(TB TA)
5
(pBVB pAVA) 14.9 10J
故全过程A B C的Q QBC QAB 14.9 105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A E,得
全过程A B C的A Q E 14.9 105J
3.解:设状态c的体积为V2,则由于两状态a、c的温度相等,故 在a b c a中,p1V1
p1
4
在循环过程 E 0, Q A
V2
V2 4V1
在等体过程a b中,气体作功为 A1 0 在等压过程b c中,气体作功为 A2
p14
V2 V1 V1V2
p14
4V1 V1
34
p1V1
在等温过程c a中,气体作功为 A3 p1V1ln p1V1ln4
则在整个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作功和吸收的净热量分别为
A A1 A2 A3
4.解:在等压过程2 3中吸热为
Q吸
mMmM
Cp T3 T2
3
3
ln4 p1V1 Q A ln4 p1V1 4 4
在等压过程4 1中放热为
Q放
Cp T4 T1
所以, 1
Q放Q吸
1
T4 T1T3 T2
由于在绝热过程1 2和3 4中,相关状态参量存在如下关系,即
p2p2
1
T2T3
p1p1
1
T1
( (
T1T2T4T3
)
(
p1p2p1p2
)
-1
1
1
T4
)
()
-1
由水两式,得
T1T2
T4T3
T4 T1T3 T2
从而证得所述循环的效率为
1
p1
1 1 T2p 2
T1
第十章 气体分子动理论解答
一、选择题
1.D 2.C 3.B 4.C 5.A 6.D 7.C 8.A
二、填空题 1.6.21 10
J;9.936 10Pa
2.(1)等压; (2)等体; (3)等温
3.462; 1.2 10 4.(2); (1) 5.1:1 16:1
6.温度; 分子的平均动能; 1mol气体分子的内能; 质量为m千克气体分子的内能 7.1.3 10s;8.20.2J K
12
-1
21 3
5
6 10
5
cm
三、计算题
1.解: pV
mM
RT
mM
R也相等。
由题给条件可知两种气体p、V、T都相等,因此,两种气体的即
mH2M
H2
R
MM
mHeM
H2He
R
2 104 10
3 3
He
所以质量比
mH2mHe
12
内能比为
EH2EHe
mH
2
M
H2 5 RT 2
mHe M
He
5
35 RT 23
2.解:(1) n
pkT
1 101.38 10
16
23
300
3
2.42 10
3
25
m
3
2.42 10
16
16
mm
3
N n V 2.42 10mm 1mm 2.42 10
(2)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
1332 23 21
mv kT 1.38 10 300 6.21 10J 222
(3)分子平均速率
M32 10
(4)平均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为1/n,设此空间为正方体,则分子间平均距离等于该正方体的边长,即
1.60
RT
1.60
8.31 300
3
446.59m s
1
l
1
3
n
1
2.42 10
25
3.46 10
9
m
10
尽管分子间平均距离很小,但比起氧分子自身线度(~10m)来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还是很大的(前者约为后者的10倍),即分子间存在很大的活动空间。 (5)分子平均碰撞频率为
2 dn 2 3.14 3.56 10(6)分子运动的平均自由程为
2
10
2.42 10 446.59 6.07 10
2
25
10
9
s
1
2 dn
2
1
N
2 3.14 3.56 10
m1MV
2.42 10
2
25
1
7.36 10
2
8
m
5
3.解:(1)E
5m2M
RTkT
p RT
2E5V
25
6.75 102.0 10
2
3
1.35 10Pa
362K
(2)p nkT
4.解:
V
T
3 1.38 10
2
2E5Nk
23
2 6.75 10
5 5.4 10
22
1.38 10J
23
12
mv
2
32
kT
362
7.5 10
21
a
Nv0 a
f(v)
N 0
(1)
v
(0 v v0)(v0 v 2v0) (v 2v0)
a
2N3v0
f(v)dv 1
(2)1.5v0 2.0v0之间的分子数可由图中面积算得,即 (3)
13
N
vf(v)dv
v0
…… 此处隐藏:336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下一篇:新建 WPS演示 演示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