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时间:2025-07-09

实验三 双机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UART 串行通信接口技术应用

二、实验实现的功能

用两片核心板之间实现串行通信,将按键信息互发到对方数码管显示。

三、系统硬件设计

(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部分

(2)电源部分

(3)人机界面部分

数码管部分 按键部分

(4)串口通信部分

四、系统软件设计

#include <STC.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void send();

uchar code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9的数码管显示

sbit H1=P3^6;

sbit H2=P3^7;

sbit L1=P0^5;

sbit L2=P0^6;

sbit L3=P0^7;

uint m=0,i=0,j;

uchar temp,prt;

/***y延时函数***/

void delay(uint k)

{

uint i,j;

}

/***键盘扫描***/

char scan_key()

{ H1=0;H2=0;

L1=1;L2=1;L3=1; if(L1==0) { delay(5); if (L1==0) { L1=0;H1=1;H2=1; if(H1==0) } //定义局部变量ij //外层循环 for(i=0;i<k;i++) { for(j=0;j<121;j++); //内层循环

{ m=1; return(m); } if(H2==0) { m=4; return(m); } } } //KEY1键按下 //KEY4键按下 if(L2==0) { delay(5); if (L2==0) { L2=0;H1=1;H2=1; if(H1==0) { m=2; return(m); } if(H2==0) { m=5; return(m); } } } //KEY5键按下 //KEY2键按下 if(L3==0) { delay(5); if (L3==0) { L3=0;H1=1;H2=1; if(H1==0) { m=3; //KEY3键按下

}

return(m); } if(H2==0) { m=6; return(m); } } } return(0); // KEY6键按下

/***主函数***/

main()

{

P1M1=0x00;

P1M0=0xff;

SCON=0x50;//设定串行口工作方式1

TMOD=0x20;//定时器1,自动重载,产生数据传输速率

TH1=0xfd;//数据传输率为9600

TR1=1;//启动定时器1

P0&=0xf0;

while(1)

{

//如果有按键按下 if(scan_key())

{

SBUF=scan_key(); //发送数据

while(!TI);

TI=0;

}

if(RI) { RI=0; } // // 等待数据传送 清除数据传送标志 //是否有数据到来 // 清除数据传送标志 temp=SBUF; // 将接收到的数据暂存在temp中

P1=code0[temp]; // 数据传送到P1口输出

delay(500);

}

}

//延时500ms

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串行口和定时器的工作方式设定是关键,本次是按需传输的是两位十六进制数,串行口为工作方式1,定时器为8位自动重载;

(2)采用P0&=0xf0语句使4个数码管静态点亮;

(3)在发送和接受过程中,用标识位TI和RI来检测发送和接受是否完成;

(4)在用电脑和单片机进行串口通信测试时,电脑的传世速率一定要和单片机的传输速率相等,否则显示会出现错误。

指导老师签字:

日期: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