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五笔字型输入法教案
时间:2025-04-26
时间:2025-04-26
第三章五笔字型输入法教案
五笔字型输入法
汉字输入电脑一度举世称“难”。难在哪里?难在汉字的“多”:字数多, 笔画多而电脑的输入设备---键盘,只有26个字母键,不可能把汉字都摆上去。所以要将汉字分解开来之后,再向电脑输入。这就要用到五笔字型输入法。
发明人:王永民教授。
五笔字型输入法目前比较流行的有86和98两个版本。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中没有内置五笔输入法程序,需要我们自己安装。
一、认识五笔字型输入法。 1、汉字的五种笔画:
在五笔字型中汉子组成可以分为3个层次:笔画→字根→单字。 其中,笔画是最小单位。
笔画:不间断地一次写成的线条称为汉字的笔画。
一般从书写形态上认为汉字的笔形有:点、横、竖、撇、捺、挑(提)、钩、(左右)折等八种。
但是在五笔字型输入法中,汉字有以下5种笔画:
第三章五笔字型输入法教案
2、汉字的三种字型:
根据汉字字根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将汉字分为: 1、左右型 冰、街、投、将…… 2、上下型 字、意、花、型..…. 3、杂合型 围、凶、尺、冈…..
为什么要提字型信息呢?
在向计算机输入汉字时,只靠告诉计算机该字是由哪几个字根组成的,往往还不够,例如:“叭”和“只”字,都是由“口”和“八”两个字根组成的,为了区别究竟是哪一个字还必须把字型信息告诉计算机
二、五笔字型输入法的字根及排列
一个完整的汉字不是由5种笔画任意堆积而成的,而是由若干笔画复合连接,交叉所表示的相对不变的结构——字根构成的。
由这五种笔画组成的部件有很多,但在五笔中只选择大约130个组字能力强,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部件作为基本字根,
基本字根:把组合能力较强,日常使用较多的汉字的字根称为基本字根。
例如:李——木、子 ; 明——日、月。
其余所有的字,包括那些虽然也能做为字根但在五笔中没有被选为基本字根的部件,在输入时都要被拆分成基本字根才能被正确的输入。
将字根根据一定的顺序和一定的位置关系进行组合和叠加,便构成了单字
第三章五笔字型输入法教案
对选出的130多种基本字根,分布在25个键位上,按照其
起笔笔划,又分成五个区。以横起笔的为第一区,以竖起笔的为第二区,以撇起笔的为第三区,以捺(点)起笔的为第四区,以折起笔的为第五区。
每一区都有5个键位,这样一来,每一个区都被分为5位,
即每一个字母都有一个相对应的区位号。例如字母U其相对应的区位号就是
42
三、五笔字型输入法的编码规则
五笔输入法的思想:首先选择基本字根,然后由基本字
第三章五笔字型输入法教案
根组成所有的汉字。一般击四键可以完成一个汉字的输入 键名字:每个键上的第一个字根
成字根:除去键名字,剩下的本身就是汉字的字根。
单笔画:横、竖、撇、捺,折。按两下所在键+LL 一丨丿丶乙
什么是末笔字型识别码呢?
对于不足四码的汉字,键入所有的字根
第三章五笔字型输入法教案
后若还不能输入,这时就考虑加打末笔识别码,所谓末笔识别码就是结合汉字的(最后一笔和汉字的字型信息)组合来实现汉字输入。当完成字根的键入后,我们要找的识别码就是先看最后一笔是什么笔划,然后再在相应的笔划对应的区域看该字的字型信息(左右在1位、上下在2 位、杂合在3 位)。如“沐”该字的末笔识别码是Y原因是该字的最后一笔的笔划是捺,那我们就在捺区找它的字型信息,该字又是左右结构,左右对应的是1 位,所以其末笔识别码就是Y。
Z键的用法
当对汉字的拆分一时难以确定用哪一个字根时,不管
它是第几个字根都可以用Z键来代替。借助于软件,把符合条件的汉字都显示在提示行中,再键入相应的数字,则可选择相应的汉字。
四、五笔字型的拆分原则
五笔字型的拆分原则是“书写顺序,取大优先,兼顾直观,能连不交,能散不连”。
①书写顺序:在合体字编码时,一般要求按照正确的书写顺序进行。例如: 新: 立 木 斤 (正确,符合规范书写顺
第三章五笔字型输入法教案
序) 立 斤 木 (错误,未按书写顺序编写) 夷 :一 弓 人 (正确,符合规范书写顺序) 大 弓 (错误,未按书写顺序编写)
② 取大优先:按照书写顺序为汉字编码时,拆出来的字根要尽可能大,即“再添一个笔画,便不能构成笔画更多的字根”为限度。例如: 世: 廿 乙 (正确) 一 凵 乙 (错误) 亲: 立 木 (正确) 立 一 小 (错误)
③ 兼顾直观:在确认字根时,为了使字根的特征明显易辩,有时就要牺牲书写顺序和取大优先的原则。例如: 国:如按书写顺序,其字根应是“冂、王、丶、一”,但这样编码不断有违该字的字源,也不能使字根“囗”直观易辩。为了直观,应从外到内取字根“囗、王、丶”。
④ 能连不交:当一个字可以视作相连的几个字根,也可视作相交的几个字根时,我们认为,相连的情况是可取的。 天: 一 大 (二者是相 …… 此处隐藏:68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