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十课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修订版课件)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四单元
顺应历史潮流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第四单元
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一、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二、实现人生目标必须符合历史规律
【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生目标的 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理解确立正 确的人生目标的意义,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 个人成长的关系。 2.情感: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使学生领悟到目 标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 标的意识,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 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运用: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 自己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 难 点
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 2.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3.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应遵守历史发展规律。
【教学方法、手段、安排 】1、方法: 启发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2、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3、安排: 2课时
〈新课导入〉邓小平的名言“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 会主义经历一个较长过程发 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 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 总趋势。”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发展状况的规律示意图(约230年)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 会的低级阶段)
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关系(约3000年)奴隶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约1163年)封建社会
蒸汽机电力计算机 原子能空间技术
铁制工具
(约几百万年)原始社会
生产力
金属工具
石器
思考1邓小平的这段话论述了什么问题? 一是说明了社会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种新的 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二是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2为什么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是什么? 社会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一、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目标1.人生发展不能没有目标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的努力永远不会成功
一、人生发展必须有明确的目标1.人生发展不能没有目标
3%、10%、60%、27%的关系p122
人生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追求,生活就没有意义。
2.人的动机、目标与历史规律的关系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有其特殊性,因为社 会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实践活动,一 方面,人们在利用自然和历史规律,另一方 面,人们也在改造
自然创造历史。p124
“西安事变” 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和 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改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走向, 张 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学 使全国人民停止内战,共同抗敌, 良 使中国社会进入战胜帝国主义的 历史潮流。
杨 虎 城
社会历史规律的特点
1、有人类意识参与; 2、作用有限,大多数人的意识起决定作用; 3、偶然性事件开路,社会发展是必然。
p125
3.在人生目标导引下促进个人成长,推动历史发展。
人生有目标你将在前进中享受更多快乐,忘记路途 中的疲劳与甚至不幸。126故事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是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进行个人正 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作出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启示:人生的发展必须顺应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