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科学实验报告单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整理部分三到六年级科学鄂教版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 校 麻 城 小 学 年(班)级 时 间 实验名称五 年 级 实验者 金 属
实验器材:各种金属制品、烧杯、热水、勺子、小刀、锤子、钉子、 烧杯、 烧杯 热水、勺子、小刀、锤子、钉子、木头、导线、电池、 木头、导线、电池、酒精灯
我的猜测: 我的猜测: 1、易传热、 2、软硬度不同 。
步骤: 步骤:1、 把勺子放入有热水的烧杯中,用手触摸勺把。2、用小刀刻金属体验软硬程度。
3、用锤子砸钉子。 4、检验导电性
观察到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1、易传热、 2、软硬度不同 3、有延展性 4、易导电
结论: 结论:我认为 1、易传热、 2、软硬度不同 3、有延展性 4、易导电。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整理部分三到六年级科学鄂教版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 校 麻 城 小 学 年(班)级 时 间 实验名称三 年 级 实验者 是谁制造了风
实验器材:试验箱,蜡烛,蚊香,火柴,毛巾
我的猜测: 我的猜测:与空气有关
步骤: 步骤:把一支蜡烛放进试验箱内。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试验箱左侧。 点燃蚊香放到实验左侧小口处。 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 点燃试验箱内的蜡烛,再把蚊香放在小口处。 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 熄灭蜡烛。
观察到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不点燃蜡烛时,蚊香烟是向上的,点燃蜡烛时,蚊香烟顺着试验箱的小口流向试验箱内。
结论: 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整理部分三到六年级科学鄂教版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 校 麻 城 小 学 年(班)级 时 间 实验名称五 年 级 实验者 小个子翘起大个子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
我的猜测: 我的猜测:小个子能翘起大个子。
步骤: 步骤: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 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 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 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观察到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 改变。
结论: 结论: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 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整理部分三到六年级科学鄂教版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 校 麻 城 小 学 年(班)级 时 间 实验名称五 年 级 实验者盘山公路
实验器材: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
我的猜测: 我的猜测:斜面越长越省力
步
骤: 步骤:1、将一块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 个斜面。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 上提升,观察用多少力? 2、还用那个木块支着,换用其他长度的木板搭一个斜面,选择一个 重物,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逐一拉上去,分别观察用了多少力?
观察到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斜面越长越省力
结论:1、发现物体不管是有轮子的还是没有轮子的,是大的还是小的, 结论:表面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 垂直提上去用的力。 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 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 90 度,一点都不省力。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整理部分三到六年级科学鄂教版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 校 麻 城 小 学 年(班)级 时 间 实验名称五 年 级 实验者桥
实验器材:硬纸条、砝码、瓦楞纸等
我的猜测: 我的猜测:拱形桥面 承受力大。
步骤: 步骤:1、学生准备两个文具盒,中间放一张硬纸条,看看能承受得起几 个砝码? 2、把这张硬纸条弯折成“V”、“L”、“U”、“T”或“工”字 形后,再看看能承受得起几个砝码?
观察到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结论: 结论:1、“一字形”硬纸条只能承受得起一个砝码。2、把这张硬纸条弯折成“V”、“L”、“U”、“T”或“工” 字形后,可以承受得起两个或三四个砝码。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整理部分三到六年级科学鄂教版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 校 麻 城 小 学 年(班)级 时 间 实验名称三 年 级 实验者 水是怎样变热的
实验器材:铁架台 、烧杯、水温计、计时器
我的猜测: 我的猜测:与温度有关。
步骤: 步骤: 1、将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 80 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调 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 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 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 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 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 最高点 …… 此处隐藏:239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高中生物必修1-3课后题参考答案
下一篇:PPT模板-简约而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