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定主任治疗小儿泄泻经验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陈昭定教授为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3批及第4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和科研工作40余载,在儿童常见病和疑难病治疗方面经验丰富。
中国中医急症 2 1 0 1年 2月第 2 O卷第 2期 JT M. e .0 1 V 12 . o2 E C Fb 2 1 . o. 0 N .
2 33
名医经验
陈昭定主任治疗小儿泄泻经验侯林毅甄小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京 10 4 )北 0 0 5中图分类号: 2 98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0 4 7 5 2 1 ) 2 0 3— 2 R 4. A 1 0— 4 X( 0 0— 2 3 0 1
【键词】小儿泄泻关
辨证论治
陈昭定
名医经验实是为关键。儿形气未充,腑娇嫩,出表现在脾常不足,小脏突脾
陈昭定教授为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
导师,全国第 3批及第 4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京市名中医,事中医、北从中西医结合儿科 l和科研临床
胃功能薄弱 .可由感寒、暑或伤食而致脾胃失节诱发 .主虽受但要病机仍为胃运失司。疗应以健脾助运为主,邪为辅。临床治祛上更是要辨清寒热虚实。 23中西医并重 _ 小儿泄泻主要病变在脾胃,及大肠的传导涉功能以及肾的温煦之功,, L气未充,虚易实,情容易演 dJ形易病
工作 4 0余载,儿童常见病和疑难病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在泄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病证 .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两季为多 .并发病年龄一般
在 3岁以下,岁以内发病者约占一半左右泄泻是排便次数增 1多,便性状改变,床上伴有其他症状的综合征,大临由于不同病因其 l表现不尽相同。儿患病若失治误治可致变证,临床小出现阴伤、阳伤或阴阳俱伤,或久泻不愈,甚逐渐发展成为慢惊风、积疳等证。现总结陈师其 l治疗经验如下。临床1病因病机
变,阴伤阳,临床上要谨守病机,耗在辨别寒热虚实。此外对危急重症要早期识别,还要中西医并重,意补液,正脱水,防脱注纠预水,防泄泻变证的发生。以3组方用药
31掌握性味归经 .解组方意图陈师治疗小儿泄泻基本方 . 理 为肉豆蔻、香、石脂、苓、肉、心土。方中肉豆蔻辛温,丁赤茯莲灶
11脾胃虚弱为本,发因素为标 .诱
脾胃虚弱是, L泻产生 '泄 bJ
入脾、、胃大肠经,以温中行气、固涩止泻,性温而不燥,仅能其不温煦脾胃,且兼有行气涩肠之功;而丁香温中散寒、气降逆、下通血脉:石脂可涩肠止血、敛生肌,者一温一行一涩,互配赤收三相合,君药。苓既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协助上药恢复脾胃为茯又能 运化之职,臣药。肉、心土二药均为收涩之品,助赤石脂为莲灶可涩肠止泻、脾和胃,方标本兼顾,果明显。于小儿泄泻的健全效对
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运化,脾胃主受纳, J出生后脏腑娇嫩, t L h禀赋不足,天脾常不足,儿在生理上需要迅速的生长发育,先小对水谷精微需要迫切。t L胃的运化和腐熟水谷的功能相对不 hJ脾强,再加上感受外邪、若内伤饮食,物攻伐,恐等诱发因素,药惊 则胃弱难以腐熟水谷,虚健运失司,脾而致水反为湿,反为滞,谷 清阳不升,污而泻,生腹泻,伴有多种临床表现。合产并 1病位在脾胃及大肠,日久伤肾 . 2关于小儿泄泻的病位,主
治疗 .基本方药配伍其他药物可体现辨证分型的思想。在临证患J n吐重者可加旋复花、赭石、茹等;胀腹痛者加赤小豆, Ll ̄代竹腹 车前子:发热者加寒水石、骨皮;伴地大便黏带血者加地榆、根椿皮:躁不安者加钩藤、珠母;咳嗽者加银杏、梅;虚目烦珍伴乌体 陷者加肉桂、芪。泄泻患儿中,寒型占 8%~ 0治疗上多黄虚 0 9%,以温中固肠、脾止泻为主,本组方中温中药所占比例较大,健基 意在调理脏腑功能 .体现, L亦 '泄泻分型辨治的思想。 bJ32重视现代药理研究陈师在临床治疗中特别重视现代中 .
要在脾胃, L天脾常不足,不运化,,先 ' bJ脾胃不能腐熟水谷,正如《幼幼集成 泻证治》谓“泄泻之本,泄所夫无不由脾胃。胃为水盖谷之海,饮食失节,温不调,若寒以致脾胃受伤,致合污而下,乃
而泄泻作矣”同时大肠的传导功能也很重要的,谷不化并走。水大肠,出现
腹泻。则另外在小儿泄泻过程中还要注意肾的温煦作用。久病、病之后脾虚必及肾,阳伤则命门火衰。大肾火不暖土, 不能温煦中州 .泻而不止。则 1 寒热虚实,病情演变陈师强调泄泻临证宜辨寒热虚实, _ 3 还要重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J生理上阳气未盛。阴气未 ' L h充,为稚阴稚阳之体。b L泻既耗阴液,,J泄 '又伤阳气 .特别重视应阴液的消长和阳气的存亡,同时注意病情的演变。止变证的发防
药药理研究的结果,用来指导临床医疗实践。本方中肉豆蔻并基对胃肠平滑肌有影响,有镇静和抗炎的作用;赤石脂有吸附作用,吸附消化道内的有毒物质、菌毒素及代谢产物,少对能细减肠道黏膜的刺激,止泻作用;苓有利尿,溃疡,强免疫以有茯抗增 及护肝的作用:心土有缩短凝血时间,灶抑制纤溶酶及增加血小
生,此外要有预防为主的思想 .疗中既病防变尤为重要。治2辨证论治
板第三因子活性等作用:香可促进胃液分泌,强消化力,丁增减轻恶心呕吐 …… 此处隐藏:49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公司私车公用管理办法
下一篇:开展清剿火患战役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