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 绪论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MANAGERIAL ECONOMICS
管理经济学湖北大学商学院
徐江琴2014-2-16 1
擅长的研究方向 财政理论 税收实务
教授课程 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管经) 财政学 税法
2014-2-16
课程目标 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学会将微观经济学原理及方法应用于企业 管理决策的实践
学习要求:听课、思考、练习 成绩评定:考勤、作业、考试2014-2-16 3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吴德庆 马月才 王保林编著《管理经济学》(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参考书目:
(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九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版 (美)多米尼克· 萨尔瓦多《管理经济学》(第四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马克· 赫斯切《管理经济学》(第十一版)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郁义鸿 高汝熹 编《管理经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年版4
2014-2-16
为什么学
英文中ec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为 “怎样管理家庭”。这是因为最初的社会 生产都是以家庭,即奴隶主庄园或封建主 庄园为单位的,因此,最早的经济问题也 就是研究家庭的管理问题。经济是和管理 相联系的。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了解经济理论是怎样用于管理实际的。 培养用经济学理论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5
2014-2-16
《管理经济学》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强调培养管 理者的经济学直觉感,强调借助于理性思维的穿透 力透视实践中的经营决策问题。任何事物的运动总 是有规律可循的,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也不例外,因 此,把握这种规律,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谋求生存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经济学》的 有关知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知识结构中所不可或 缺的组成部分,它是整个管理学体系的一块基石。 一个高素质的管理者,不能不具备经济学思维的能 力。
2014-2-16
一、西方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微观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 国际经济学 国际贸易
管理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2014-2-16。 。 。
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的矛
盾,即资源的最优配置1. 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1) 资源 a. 自然资源 b. 劳动 c. 资本品 d. 企业家才能 2)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3)经济资源的替代性2014-2-16
效率
2. 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1) 欲望(Wants) 2) 欲望的差异性 3) 欲望的无限性 3. 稀缺(Scarcity) 1) 稀缺的定义—--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 2) 稀缺的不可避免性 4.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 2)
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3) 西方经济学的思想体系和研究方法
2014-2-16
二、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一只看不见的 手”理论,使他成为经济学的鼻祖。(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问世,以均衡价格论为微观 经济学搭起了基本框架。
(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有效需求原理 的创立,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三)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次大战后以萨缪尔森为首建立的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 《经济学》,构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2014-2-16 10
三、经济学家所要面临的几个抉择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2.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 4.什么时候生产? 5.什么地方生产? 四、社会经济制度的类型 1.自给自足经济 2.市场经济 3.计划经济 4.混合经济萨缪尔森2014-2-16 11
五、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1. 合乎理性的人(经济人) 2. 完全的信息看不见的手是对市场机制的形象比喻,又称“无形之手”。首次出现在亚 当· 斯密1776年的《国富论》中。斯密指出:由于每个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 可能用来支持国内产业,都努力去管理国内产业,使其生产物的价值都达到最 高程度,他就必然竭力使社会的总收入尽量增大起来。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 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由于宁愿投 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 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 己的利益。在这一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 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
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其中主要 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人理性原则,以及由经济人理性原则支 配下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 制和竞争机制。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 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2014-2-16 12
关于《道德情操论》
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年) 和《国富论》(1776年)。前者为伦理学著作,它的出版 使斯密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 斯密作 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 《道德情操论》至今唯一的一本全面、系统 …… 此处隐藏:107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