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内容,与校
园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校园
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文章首先对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
教育价值体现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当前高校校园文化
建设中突出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就其改善对策展开了详细论述与
探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意义
一、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现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其
重要的方法与途径,它们相对独立,不能相互替代。但从人才培养
的角度来说,它们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即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尽管校园文化独立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但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
效载体,在以下方面却体现出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精神文明建设
为载体,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学校园可依托多种文化活动
开展有目的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们追求真、善、美,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从而促进了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二)渗透和熏陶功能
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操和行为是在一定环境中形成的[1],良好的
学习和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校风和学风,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力
量,给学生以潜移默化影响,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受到感染和
熏陶,不仅可以凝聚人心,而且可以提升大学生素质,形成理想的
人格。
(三)约束和规范功能
校园文化集聚着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及制度文化,
约束和规范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通过物质载体和文化活动所营造
出来的环境氛围及其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辐射作用,使学校的每一
个成员都强烈地感受到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
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为思想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四)传承、融合、创新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对文化的传承。研究文化是现代大学
全部活动的基础,融合文化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体现,创新文化是现
代大学的崇高使命。正是这种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使校园文
化既吸收了社会主流文化的精髓,又直接为社会创造和更新了文化
的内容,成为了推动社会文化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内核”和杠杆,
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甚至决定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水平,优秀的校园
文化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时间还较短,在国内高校
中已取得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重专业教育,轻人文培养
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许多人认为专业教育质量和学生技能是高
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志,其他工作必须依附于此。其实不然,高校
的课堂教学,不单纯是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活动,也是文化意义上
的活动,因而必须体现“文化的教养与熏陶”。[2]专业教育与实
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模式探
索、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有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二)重规章制度管理,轻文化熏陶
一些高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抓精神文化建设时,片
面地强化制度管理,注重制度约束,而不注重营造文化氛围去诱导
学生,没有把制度管理提高到文化层面来建设。建立规范有序的管
理机制,是维系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搞好校园文化建
设进而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但是要辩证地对待二者之间的
关系。文化是思想引导,制度重在纪律约束,把制度管理和约束提
高到文化层面来建设才是问题的关键。
(三)倾向功利化,忽视人本情怀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个性风格、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
没有“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就难以形成群体的价值观念,就不
会有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产生。事实上,有的高校没有长远规划,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现了功利化、短期化的倾向,片面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盲目模
仿和复制其他院校,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缺
乏内涵,更谈不上校园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四)重校内活动,轻社会实践
一些人简单地将校园文化归结为校园文体活动,认为这就是建设
校园文化,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简单化、低层次化,甚至忽视社
会实践环节,不能把握好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实践间的 …… 此处隐藏:154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马铃薯的高效栽培技术课件
下一篇:磁控溅射镀膜技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