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试题及其答案(21)

时间:2025-07-07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试题及其答案

P—螺距;

H—原始三角形高度。

决定螺纹的基本要素有三个:

牙型角α 螺纹轴向剖面内螺纹两侧面的夹角。公制螺纹α=60o,英制螺纹α=55o。 螺距P 它沿轴线方向上相邻两牙间对应点的距离。

螺纹中径D2(d2) 它是平螺纹理论高度H的一个假想圆柱体的直径。在中径处的螺纹牙厚和槽宽相等。只有内外螺纹中径都一致时,两者才能很好地

如图1所示,细长轴的材料为45钢。由于长径比大,表面精度要求较高,锥形部分的车削难度较大,采用常规的加工方法很难满足质量要求。通过分析,设计员制定了合理的工艺方案,有效避免了在加工圆柱外圆时受切削力影响产生的弯曲变形,增强了在加工锥形部分时工件的刚度,减小了加工过程中的振动,提高了锥形细长轴的加工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加工效果。 细长轴外圆的车削

在加工工件的f6-0.03外圆时,采用图2所示的装夹方法安装工件,为减小车削时工件的振动和弯曲变形,加工过程中采用了反向走刀的加工方法。

首先在工件3的外圆上套一开口钢丝圈1,使工件与卡爪间成线接触(钢丝圈起万向调节的作用),伸入卡盘用卡爪夹紧。

在工件的另一端钻一圆柱孔作顶尖孔,以使顶尖与圆柱孔成线接触,消除工件旋转时的蹩劲现象;尾座顶尖采用有伸缩性的弹簧顶尖4,这样工件可轴向伸缩,补偿切削热引起的膨胀。同时,跟刀架2配备三个支承爪,底部采用弹簧支承爪,支承爪的支承面与工件研配。切削过程中跟刀架三个支承爪与车刀组成两对径向压力,以平衡车削时产生的径向力。车刀主偏角k=75°~90°,前角g=15°~20°,并磨制圆弧形切削槽,以减小背向切削力,增大轴向切削力。 锥形部分的车削

锥形部分的车削需对卧式车床的转塔和横刀架进行改造(见图3)。在横刀架上固定一块平板10,在平板10上以螺柱9为旋转中心安装一块可转动的U形板8,根据细长轴锥形部分的锥度将其旋转至要求后用螺钉7固定在平板10上。在U形板8上固定一根轴6,车刀柄5以其有衬套的孔在轴6上滑动。同时,在转塔4上固定一个叉形工件支承3,工件1通过叉形支承3的衬套2进入叉内,叉的内侧开有槽,车刀通过槽进入叉内进行车削。由于刀柄5也是固定在转塔4上的,当转塔4向机头推进时,车刀便将进入叉内的细长轴车成了图示的锥形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试题及其答案(2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