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论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教学评论
论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芦火 (州民族学院马列部 )贵
【摘
要]本文介绍了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其在德育发展过程中的成绩与历史地
位进行了分析与肯定。提出了如何将道德认知理论与我国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理性思考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力求对我国德育的研究与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键词】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关科尔伯格德育
具体化时所使用的工具。显然,在科尔伯格看来,道德“德认知发展模式”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道斯 尔伯格 ( a rn eK hbr)在皮亚杰的认知心科 Lwe c oleg理学的理论基础上,根据其道德心理发展理论提出并建立的。科尔伯格将心理学的研究与哲学观点联系起来,整个研究过程遵循着“理学理论一教育实践一心是指具有某些形式特点 (如普遍性、公平性等 )的程序,是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基础上,科尔伯格提出了“水平六阶段”三 理论,阐述了一个人运用越来越广泛、深刻的道德判断能力来发展关于公正和他人权利的社会道德观或世
■
哲学反思”的逻辑顺序,建立起了一套有独特见解的德育理论体系。 科尔伯格认为德育就是发展某种独特的思维形式
界观。科尔伯格曾对这“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三过程模式作了详细阐明,后又作过重大修正。他在 2 0世纪 7 0年代后期对该模式的概括是这样的:
或结构,而不是传递或灌输具体的内容或行为。他说:“德是一个独特的自成一体的领域……我不是根据道道德的内容,而是根据道德判断、方法、观点的一般特性来给道德下定义。”总之,早期的科尔伯格反复批评那种以传递或灌输具体行为或道德行为任务的德育学说,认为道德首先并非一大堆具体准则或德行的综合体,而是以原则为基础的道德推理的特定方式。科尔
1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上的儿童已具备关于是 .非善恶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他们是从行动的结果及与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是非的。这一
水平的两个阶段是: ( )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 1
儿童认为凡是权威人物选择的就是好的,遭到他们批评的就是坏的。他们道德判断的理由是根据是否受到惩罚或服从权力。他们凭自己的水平作出避免惩罚和无条件服从权威的决定,而不考虑惩罚或权威背后的道德准则。 (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这一 2
伯格在晚期虽然已经不那么坚持上述观点了,但他仍然强调行为只是方式或程序的具体表现,内容则是程序
创新 .:转型时期的省思与进言.京:开明出版社,见北2o o 4
究也还需进一步的深入,这些都是研究者借鉴美国经验的重要依据。 这些问题一直以来也是研究者高度关注的。例如, 除了这项课题,研究者还专门做了美国教师证书制度变迁的研究、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制度范的研究等系列相关课题。由于课题的承载有限,该课题的研究只能限于某一个话题。研究者会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
9教师专业化与高师教育专业课程 .:当代中国 .见教育史论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 北 04
1 .国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新特征. 0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 0 3, ( ),2 0 4
其中,《国教师专业规范历史研究》一书在社 美会上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被专家多次引用。 四、改进与完善
化、细化,努力使这项研究系统化,并将它长期做下去,力争为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提供系统、可靠、扎实、具体的借鉴方案。
对美国教师教育制度的现状,尤其是近三年的教
师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的研究还不够;对教师教育课程的现状、教师资格证书的实际操作等现实问题的研
(责任骗辑:李云中)
论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哆 喜 f盎糖
● 2o 0 9年第 4期 (半月刊 )●下
阶段儿童首先考虑的是,准则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有时也包括别人的需要,并初步考虑到人与人的关系,
科尔伯格反对传统德育的教育方法,认为将一些预定的品格通过无生气的方式灌输给受教育者是错误的
,也是注定要失败的。他说:“实上,传统学校事德育的失败也许不是由于学校无力影响儿童的品格, 而是在于美国传统品格教育的观念不适当,这种教育观念旨在通过说教、树立榜样、采用奖惩等手段进行诸如诚实、责任感等良好习惯的训练”“多证据表,许明,当学校树立一种非传统的品格教育观念,就能对道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科尔伯格看来,传统的”
但人际关系常被看成是交易的关系。对自己有利的就好,不利的就不好,好坏以自己的利益为准。 2习俗水平。这一水平上的儿童有了满足社会的 .愿望,比较关心别人的需要。这一水平的两个阶段是: ( )人际关系的定向阶段或好孩子定向。这个阶段的 1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
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 ( )维 2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意识
德育假定存在着一种不需要实证的道德真理,不懂得教育应是由内而外的生长和发展,忽视了儿童自我教育的作用。 当然也要看到科尔伯格 …… 此处隐藏:393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整理精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