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饵料培养学结课论文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摘要
枝角类通称水蚤,俗称红虫,属小型浮游甲壳动物,体长0.2~1mm,是淡水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枝角类适应性广,繁殖力强,生长迅速,且营养价值高,干重粗蛋白含量达55%左右,特别是它的休眠卵能长期保存,需要时可随时孵化获得幼体,因此广泛作为育苗阶段的活饵料来源。但由于条件和种源的限制、天然枝角类资源不能满足育苗、育种生产的需要。因此,人工培养枝角类是解决鱼、虾、蟹类定塘开口饵料的重要途径,本文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枝角类的培养技术。
关键字
枝角类;培养技术;精养;
正文
一、枝角类的培养条件
枝角类培养对象应选择生态耐性广、繁殖力强、体型较大的种类。溞属中常见的大型溞、蚤状溞、隆重线溞、溞及裸腹溞属中的少数种类均适于人工培养。人工培养的溞种来源十分广泛,一般水温达18℃以上时,一些富营养水体中经常有枝角类大量繁殖,早晚集群时可用浮游动物网采集;在室外水温低,尚无枝角类大量繁殖的情况下,可采取往年枝角类大量繁殖过的池塘底泥,其中的休眠卵(冬卵)经一段时间的滞育期后,在室内给予适当的繁殖条件,也可获得溞种。枝角类虽多系广温性,但通常在水温达16~18℃以后才大量繁殖,培养时水温以18~28℃为宜。大多数种类在pH6.5~8.5环境中均可生活,最适pH值为7.5~8.0。枝角类对环境溶氧变化有很大的适应性,培养时池水溶氧饱和度以70~120%最为适宜。有机耗氧量应控制在20毫克/升左右。枝角类对钙的适应性较强,但过量镁离子(大于50毫克/升)对生殖有抑制作用。人工培养的溞类均为滤食性种类,其理想食物为单细胞绿藻、酵母、细菌及腐屑等。
二、小型培养
一般可用养鱼盆,花盆及玻璃缸等作为培养器具。如用直径85cm的养鱼盆,先在盆底铺厚约6~7cm的肥土,注入自来水约八成满,再把培养盆放在温度适宜又有光照的地方,使菌、藻类大量滋生繁殖,然后引入枝角类2~3克作种源。经数日即可繁殖后代,其产量视水温和营养条件而有高、有低。当水温为16~19℃时,经5~6天即可捞取枝角类10~15克;当水温低于15℃时,繁殖极少。培养过程中,培养液肥度降低时,可用豆浆、淘米水、尿肥等进行追肥。另外,
也可用养鱼池里换出来的老水作培养液,因这种水内含有各种藻类,都是枝角类的好食料,故培养效果效好,但水中的藻类也不能太多,多了反百不利于枝角类取食。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培养液:1.班塔法 用肥泥1㎏、马粪(经发酵)170克、过滤池水10升配培养液,将其放在15-18摄氏度下,经3到4天,用细筛绢过滤,然后再用过滤池水稀释(1:2或1:4)后即可用来培养枝角类。这样的培养液培养的枝角类常呈红色、产卵较多。2.绿藻法 单细胞绿藻、小球藻、栅藻是枝角类的天然饵料,可直接用于枝角类的培养。另外每立方水体加硝酸铵
3.5到35克,过磷酸盐6.6到24.6克,为确保藻类不断繁殖需经常追加这两种无机盐类。利用微藻和酵母为饵料时,小球藻饵料密度控制在2×10^6个细胞每毫升,扁藻控制在5×10^5个细胞每毫升,饵料密度过多反而不利于枝角类摄食。
三、大量培养
(一)精养
1.培养设备 培养池10-100平方米为宜,水深80-100厘米,每池布设1-2个气石供充气。
2.培养用水 枝角类的培养用水必须经过砂滤,去除大量敌害生物。为了提高培养成功率,首次接种的培养用水要预先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待曝气1-2天水体无氯后即可接入枝角类。淡水种类可用曝气自来水,内陆盐水可在淡水中加入食盐或海水调节盐度。
3.接种 枝角类接种的密度会影响培养的成败。一般接种密度小,在水体中不占优势,若有其他生物类群存在时,就容易被这些生物类群污染。因此,培养枝角类的接种密度越大,成功率越高,生长也越快。接种密度一般以100-500个每升为好。若培养枝角时种蚤不足,可降低培养水位,维持较高的接种密度,待枝角类长到一定密度再提高水位。
4.投饵 枝角类的理想食物是单细胞绿藻、小球藻、酵母、细菌、以及植物汁。单独投以小球藻浓度为2.5×10^6-3.0×10^6个细胞每毫升,上午一次投喂;单独投喂面包酵母的饵量为30-40毫克每个每天,每天分上午和傍晚各投喂一次;两种混合投喂时,上午投喂小球藻2×10^6个每毫升,傍晚投喂面包酵母10毫克每个每天。
5.日常管理
(1)充气 枝角对水中的溶解氧要我不高,达2-3毫克每升即可。因此培养时不充气或微充气,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逐渐加大充气量,若气量过大会影响
繁殖。
(2)温度、盐度控制 据对多刺裸蚤的实验,在高水温下培养虽然增殖速度快,但缺乏持久性,在低水温下培养增殖速度慢。因此水温应控制在20-25摄氏度。海洋性和内陆盐水性的枝角类培养用水,由于培养过程中单细胞藻类而改变了盐度,均需进行盐度的调节。
(3)密度控制 培养枝角类的种群密度不宜太大,不然会发生拥挤现象,生殖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因为种群密度太大时,饵料的获得量减少,排泄物增多,水质易恶化。这样种群生殖率就缓慢下来,甚至完全停止。但是,种群密度太小也不利于枝角类的生长,枝角类只有在适宜的种群密度时,生长量和生殖 …… 此处隐藏:137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会计术语中英文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