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三好题10(含详细解析)(4)
时间:2025-05-11
时间:2025-05-11
2.解析: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将大大增加。答案:C 3.解析:人口急剧增长导致人类各种需求增加,从而会导致粮食短缺。为了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人们可以通过以食用植物性食物为主来减少能量损耗。答案:A 4.解析:过度使用化石燃料,CO2等大量释放;乱砍滥伐使森林系统遭到破坏,过度放牧使草原退化,植被吸收CO2的量减少;风能发电过程中不利用化石燃料,减少了CO2的排放。答案:D 5.解析:龙血树可以作为中药,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人类对龙血树的掠夺性开发是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对于濒危物种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其进行保护;龙血树已经是濒危物种,应易地保护,而不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答案:D 6.析:若栖息地范围较广,则种内斗争不激烈,个体生存机会增大,A项正确;出生率高导致白脸猴种群增大,种群维持时间增长,B项错误;种群小,变异类型少,遇到不良环境容易被淘汰,C项正确;栖息地的破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D项正确。答案:B 7.解析:“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包括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措施,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并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任何野生生物资源。答案:D 8.解析:生态农业的建设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但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答案:D 9.解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含硫化合物,进而造成酸雨危害,A项正确;被有机物污染的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物种丰富度越低,B项错误;体细胞克隆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技术支持,C项正确;重金属具有生物富集作用,营养级越高,含量越多,D项正确。答案:B 10.解析: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粮食的增长速度和资源、能源的开发速度,因此造成了世界资源枯竭、能源缺乏、粮食不足,而且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污染,故要解决五大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人口膨胀这个问题。答案:B 11.解析: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消耗过多、污染加重;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人均资源日趋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这些都要求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答案:D 12.解析:保持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的、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B项错误;易地保护指的是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保护的不仅仅是动物,C项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原地物种进行保护,D项错误。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3.解析:(1)厌氧池的污水,主要是通过池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2)氧化塘中的水生植物、昆虫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氧化塘中有水生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且有来自厌氧池的有机物,故输入氧化塘的能量有太阳能和化学能。食物网中能量沿着食物链在各营养级间迁移转化。 答案:(1)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2)生物群落 太阳能和化学能 营养级 (3)利用 循环再生 14.解析:(1)CO2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通过呼吸作用回归无机环境。(2)图甲是碳循环图解,根据碳循环的特点和图解中A释放O2、吸收CO2的特点可以判断A为生产者,则可以推出A的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CO2;生产者也要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图甲中缺少的过程是A→CO2。(3)据图甲可知:①过程是光合作用,⑥过程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在每年的冬季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同时人们为了取暖燃烧化石燃料增多,所以CO2的释放量增加。(4)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由此分析4种说法中,只有②是错误的。(5)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答案:(1)光合 呼吸 (2)吸收大气中的CO2 A→CO2 (3)①过程大大减少,但⑥过程增加 下降 (4)①③④ (5)光反应 15.解析:(1)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有食物、空间和天敌,随着大象数量的增多,食物减少;该生态系统中大象的环境容纳量(K值)会变小。(2)由于南非大象数量急剧增长,故此时易地保护应该是保护南非大象最有效的方法。(3)有计划地捕杀大象或对大象实施避孕,目的是控制大象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答案: (1)被捕杀少,寿命长(死亡率低),食物充足 K值变小 (2)人工迁徙大象(或为当地其他物种建立新的保护区)。 (3)出生率和死亡率 控制人口增长 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口素质等)
5
上一篇:小学教师公开招考试题
下一篇:毕业典礼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