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5-05-13
时间:2025-05-13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计算机网络》课程 学习指导书
林予松 编
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课程内容: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 是一门交叉学科,包含计算机应用、数据通信原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是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综合布线技术、网络安全和管理等学科的前导课程。
基本要求:通过系统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和下一代因特网等内容,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分析方法。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
网,了解高速以太网的相关知 识。 掌握网络层的两种服务和网际 协议 IP 的相关知识,会划分子 网和构造超网,理解网际控制 *第四章 网络层 6 学时 报文协议 ICMP,几种路由选择 协议以及 IP 多播的相关知识, 熟悉虚拟专用网 VPN 和网络地 址转换 NAT 的相关概念。 了解运输层的相关概念,理解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和传输控 制协议 TCP 的相关知识,掌握 *第五章 运输层 3 学时 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会使用 滑动窗口进行可靠传输和流量 控制,了解 TCP 的拥塞控制和 运输连接管理。 理解并掌握域名系统 DNS、 文件 传 送 协 议 FTP 、 远 程 终 端 TELNET、万维网 WWW 以及电子 第六章 应用层 5 学时 邮件的相关知识,掌握域名解 析过程和电子邮件传输的原 理,熟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 以及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MP。 熟悉网络安全问题的相关概 念,理解两类密码体制、数字 第七章 网络安全 2 学时 签名、鉴别、密钥分配等内容, 了解因特网的相关安全协议、 链路加密、端到端加密以及防
第一章
一、 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概述
1、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过程以及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掌握计算机网络
的相关概念、功能。
2、理解两种通信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
的特点和区别。
3、掌握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原理及特点,并
会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5、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
宽积、往返时间RTT以及利用率,并会利用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6、理解计算机网络五层协议体系结构参考模型,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的相
关概念。
二、 本章重点、难点
1. 计算机网络的重要作用;
2. 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以及对等方式(P2P方式)的特点与区别;
3. 因特网核心部分中的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
特点和各自的优缺点;
4. 为什么要对网络进行分层;
5. TCP/IP五层协议体系中各层的特点及功能;
6.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等重要概念。
三、 章节练习
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2.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3.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4.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
方?
5.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6.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
108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 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 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7.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
8. 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9. 试解释以下名词:实体、对等层、服务访问点、客户、服务器。
第二章
一、 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物理层
1、理解物理层的基本概念,掌握物理层的四个特性。
2、理解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及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掌握香农公式并
会进行相关计算。
3、掌握传输媒体的种类:导向传输媒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非
导向传输媒体(无线传输),以及各自的物理特性、传输性能和使用场合,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和基带信号的调制方法。
4、掌握四种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的
特点及用途。
5、理解PCM编码技术、同步光纤网SONET和同步数字系列SDH,T1和E1系
统的特性。
6、掌握三种宽带接入技术:xDSL技术、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以及FTTx
技术。
二、 本章重点、难点
1. 物理层定义的四个特性及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信道三种通信方式(单向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双向同时通信),三种带通调制方法(调幅、调频、调相);
2. 掌握香农公式,并会进行相关计算;
3.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介质的特点;
4. 无线传输的主要技术及其特点;
5. 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各自的特点
及用途。
三、 章节练习
1.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些什么内容? …… 此处隐藏:754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