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车辆段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第七章车辆段
定义:是各种车辆的主要检修基地,又 称车辆定检设备。 分类: 货车段 客车段 混合段
罐车段 机保段
第一节
车辆段规模的确定
一 车辆段规模的确定原则 一般以修车台位数表示;
规模过小会使设备利用率不高,增加基建投资和人员;
规模过大会增加投资,还不能充分发挥车辆段的检修能力,台位利用率低; 《铁路车辆设备设计规范》规定:客车段宜采 用6~12台位,不应小于4台位,货车段宜采用 9~18台位,不小于6台位。
二 修车台位数的计算Gt T r式中:G—日检修工作量;t—段修车辆库停作业时间,货 车为1天,客车为6天;r—台位利用率,一般取1-2辆/台
位/日,两班工作制时,可取1.6-1.8辆/台位/日
客车的日检修工作量G客=( N客+N客外)α客/E
式中: N客—客车段配属客车辆数;N客外—维修外段配属客车辆数; α客—客车段修循环系数,一般取 0.5,国际联运车为0.75; E—全年工作日数,取250天。
货车的日检修工作量 按保有量确定:G货1= α货n货/E
式中:α货—货车段修循环系数,取0.8;n货—货车保有量; 按有调作业空车和装卸作业车确定: G货2=β1ω1+ β2ω2 式中:β1—有调作业空车扣修车系数,取0.013; β2—装卸作业车扣修车系数,取0.016;ω1—货 车段所在站有解编作业的空车数;ω2—货车段 所在站有解编作业的装卸车数。
第二节
车辆段的检修工艺与 生产组织
一 车辆段修工艺流程1、分类:
(1)现车修理:车上的不良零部件修理后 仍然装上原车使用; 优点:不需过多的备用零件; 缺点:车辆停修时间长,生产效率较低;
适用条件:特种车、杂型车或修理任务量极小时。
(2)互换修理:除车体外,大部分零件采用 互换的方式。 优点:可以提高修车质量,生产的计划性强, 车辆停修时间短,生产效率提高。便于实现 作业流水化的工艺; 缺点:需设立专门生产车间,备用零部件量 大,一些使用率低的零件易造成资金积压; 适用范围:普遍采用,但互换的范围不同。
二 车辆段修作业方式1、分类:(1)定位作业:在车辆检修的全过程中,其 车体或主体部件始终固定在同一个检修台位 上,各工组依次对车辆部件进行修理; 优点:工艺和设备相对简单,易于组织生产; 缺点:作业干扰较大,不便使用固定的专用设备,
生产效率不易提高,修理质量不高;
(2)阶段作业:将车辆检修作业分为几个大阶 段,顺次分阶段地使车体经过几个修车台位; 优点:能适合我国情况,更适合客车的修理; 缺点:生产效率还需进一
步提高。
(3)流水作业:把检修过程分解为若干时间接近的节奏,使车体依次通过各修车台位;
优点: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作业干扰少,能使用专用设备,生产效率较高,检修质量有保证;
缺点:生产组织较困难,必须有相应的专用设备。
二 车辆段修作业方式2、我国的实际情况: 货车段修普遍采用定位作业方式(车体定 位,部件检修流水作业);客车段修大多采 用阶段作业方式,但一些车辆段在努力实现 流水作业。
三 车辆段工作班制主要是日勤修车制度,但为了解决检修 能力不足和检修任务量的迅速增长之间 的矛盾,在试点段试行了两班制。
第三节
车辆段位置与总平面布置
一 车辆段位置 货车段应设在有车辆解编作业、空车集结并便于扣车
的编组站、港湾站和工业站所在地;客车段应设在有大量始发和终到旅客列车的客运站附近; 当调车场附近有足够的平坦场地时,货车段应布置在 调车场附近,当车站有两个调车场时,应设在扣车条 件较好的调车场附近; 货车段出入段线应从调车场进场或调车场尾部牵出线 上出岔,客车段出入段线应从客运站直接引入。
一 车辆段位置 段址选择应避开工程和水文地质不良地段; 应设在便于各种管线引入和与段外公路相通 的地点; 段址应有足够的发展余地。
二 车辆段房屋组成和线路布置 生产房屋:修车库、转向架间、配件加修间、 钩缓间、轮轴间、滚动轴承间、制动间等; 办公房屋和生活设施:办公楼、车间办公室、 技术室、教育室、更衣室、食堂、浴室等; 线路:修车线、存车线、装卸线、调梁线、轮 对存放场、牵出线等。
二 车辆段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要求 应具备先进合理的检修工艺流程,结合自然条
件,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的要求,并考虑远期预留发展的可能性; 车辆进出、配件运送、材料存取等应便捷; 段内生产房屋及设施的布置应根据采用的工艺 流程,以修车库和转向架间等主要建筑为中心, 与修车库和转向架间关系密切的辅助生产分间 宜布置在相应的侧跨或其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