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 课件 第4 5章
时间:2025-07-15
时间:2025-07-15
中药炮制学 课件 第4 5章
第 四 章中药炮制的分类 及辅料
中药炮制学 课件 第4 5章
第一节 炮制的分类 分类,作为一种方法一定要反映学科专业内在的 联系。 中药炮制的分类,应反映中药炮制专业技术内在 的有机联系,既要体现对传统炮制方法的继承性, 又要有利于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中药炮制学 课件 第4 5章
一、自然属性分类 受本草纲目等本草学的影响。 二、药用部位 炮制规范、炮制参考书等,该类书易于查 找具体药物,对炮制方法及其系统性不突出。
中药炮制学 课件 第4 5章
三、炮制分类方法 1.雷公炮炙十七法 因历史的变迁,其内涵现已难以准确表达, 但却可窥见明代以前中药炮制的大概。由于医药 的发展,炮制方法不断扩大,炮制方法远远超出 了十七法的范围,但多年来都有一定的影响,尤 其对学习中药炮制和查阅古代文献有一定的帮助。
中药炮制学 课件 第4 5章
2.三类和五类分类法 三类: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提出的。 火制四:煅、炮、炙、炒之不同; 水制三:或渍、或泡、或洗之弗等; 水火共制:若蒸、若煮而有二焉,余外制虽 多端,总不离此二者。” 即以火制、水制、水火共制三类炮制方法为 纲,统领各种中药的炮制,能反映出炮制的特色。
中药炮制学 课件 第4 5章
三类: 《中国药典》分类方法,依据中药炮 制的工艺分为净制、切制、炮炙三大类,药典一 部附录收载“药材炮制通则”就是采用这种分类 方法。 五类: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 制法,这样就基本概括了所有的炮制方法,不但 能比较系统地反映药物加工炮制工艺,而且能够 有效的指导生产实际。
中药炮制学 课件 第4 5章
4.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 其一:突出辅料对药物所起的作用,以辅料为纲, 以工艺为目的分类法,此种分类法在工艺操作上 会有一定的重复。 其二:突出炮制工艺的作用,以工艺为纲,以辅 料为目的的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能较好地体现 中药炮制工艺的系统性,条理性,它吸收了工艺 法的长处,采纳了辅料分类的优点,既能体现整 个炮制工艺程序,又便于叙述辅料对药物所起的 作用,是中药炮制中共性和个性的融合,便于掌 握,一般多为教材所采用。
中药炮制学 课件 第4 5章
第二节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辅料 (1)药剂中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总 称,它必须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与主药起 反应,不影响主药的释放、吸收和含量测定。 (2)炮制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 它和主药起到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影响主药 理化性质等作用。
中药炮制学 课件 第4 5章
分类: 1.固体辅料 包括:米、土、麦麸等 2.液体辅料 包括酒、醋、盐、姜、蜜、药汁等。
中药炮制学 课件 第4 5章
第五章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和贮藏保管
中药炮制学 课件 第4 5章
第一节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一、净度
二、片型及粉碎粒度 1.片型 2.破碎度 三、色泽(含光泽):固有颜色和光泽 四、气味:固有气味 五、水分:7-13% 六、灰分:生理灰分和酸不溶性(稀盐酸)灰分
中药炮制学 课件 第4 5章
七、浸出物:水与醇浸出物 八、显微及理化鉴别 显微鉴别的方法主要分组织鉴别及粉末鉴别 二个方面。 理化鉴别主要包括:显色反应与沉淀反应、 荧光鉴别、升华物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等。 九、有效成分 十、有毒成分 十一、卫生学检查 十二、包装的检查
中药炮制学 课件 第4 5章
第二节 中药及炮制品的贮藏保管一、中药炮制品贮藏中的变异现象 1.常见现象:发霉和虫蛀 虫蛀原因: 外界因素—与采收、净选加工、贮存、切制、 适宜的温度、湿度有关,可能含有虫卵、幼虫、 成虫等。 药物自身因素—淀粉、糖、脂肪等有关。
中药炮制学 课件 第4 5章
发霉原因: 外界因素—温度与湿度、霉菌 药物因素—水分、成分(蛋白质、糖等) 2.另有变色、变味、风化、潮解、粘连、挥发、腐 烂、冲烧(自燃,轻者起烟,重者起火)、泛油 (走油)等。
中药炮制学 课件 第4 5章
二、中药炮制品变异的原因 一)炮制品自身性质(基原因素) 包括成分特点和炮制因素 二)贮藏条件(环境、生物、时间因素) 包括温度、湿度、光、微生物、虫鼠、时间等
中药炮制学 课件 第4 5章
三、炮制品的贮藏时期与方法贮藏时期 传统时期 时间 春秋战国——清 代以前 建国后——20世 纪80年代 方法 通风、密封、对抗、 吸湿、晾晒 二氧化硫、氯化苦、 磷化铝
化学时期
现代技术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 气调养护、射线辐射、 后 无菌包装、低温冷藏 等
上一篇:侧钻井钻井液携屑能力试验研究
下一篇:第八章 企业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