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一辩稿

时间:2025-07-12

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以及对方辩友,大家下午好!先来看一下定义,评价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在的活动;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要清楚的是,今天我们讨论的范围仅限于动机与效果不一致的情况,因为好动机好效果坏动机坏效果对双方无益,而今天我们讨论的动机则是整件事件最初的动机,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会需要付出很多不同方面的努力,而这些努力都需要一个动机刺激产生行为,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只看最初的动机。而我方认为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的理由有三:

首先,从理论上说,动机是可判断的,并对行为有导向推动作用。我方承认,动机不像效果可以直接观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言语表达、肢体 语言、努力程度及坚持性等方面对其进行判断。正如法律上也通过收集线索来判断动机一样。例如A将B杀死了,根据其动机与中国现行刑法,若A是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动机为恶,应判为故意杀人,要受刑罚。若A是为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正当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行为,致使侵害人受伤身亡的,因动机为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因此,我们根据动机的可判断性与导向性来判定行为的善恶。

其次,从实践角度看,动机是行为的内在本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意义;而效果是行为的外在表现。做个简单分析,我想要考一百分,而这个目标需求会刺激我产生努力学习或者是去抄袭的动机,从而激活行为。那我们认为努力学习去得满分没为题,但如果是抄袭就是不对的,但若是从效果看,我得到了满分,是靠自己还是靠他人呢我们无从得知,就可以说我做的是好事。而善恶之事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必须承认,评判行为善恶理应从其根源出发,而动机作为导致行为发生的根源,应作为评判标准。

最后,从价值层面看,无论这个人在以善为出发点情况下有了怎样的后果,我们都应该用宽容的眼光去对待他,推崇从思想本质上行善。感动中国人物魏青刚多次奋不顾身跳水救人,无论救人的结果如何,大家都认同他的出发点是想要救人是善意的,而行为是善行。从行为管理学上讲,同当然,我方不否认存在少数事不随人愿的现象,即由善念产生的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因外界的不可抗力导致的偏差,从而造成不好效果的事件。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从此一刀切,好效果就是善行坏效果就是恶行,这样不考虑出发点,势必会扰乱整个道德的评价体系。我们要允许大家为了善心而去尝试去付出同样也有去犯错,社会发展的路上少不了经验积累的过程。

所以,我方推崇以动机为评价标准,从思想本质上行善。综上,我方坚定认为:动机是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

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一辩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