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课程说明与教材内容简介(公共选修)
发布时间:2024-09-02
发布时间:2024-09-02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主讲 张梦影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课程说明与教材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
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科学史作为一门学科,是科学技术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产物。 科学史 科学技术发展 产物 科学史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的历史。 科学史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的历史。科学史研究的首要 任务是描述和记录各门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时,科 学史作为一门学科,还要揭示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所以,科学史是关于科学发展历史的学科,它的基础是 “史实”,它的灵魂是“史识”。 科学教育专业以培养 培养德 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中 科学教育专业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合格的中 小学科学课程师资为目标。科学教育专业的科学发展史教 小学科学课程师资 科学发展史教 学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努力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养, 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养 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养 使他们将来从事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需要。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 初等教育(科学)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是初等教育(科学)专业及五 年制科学教育专业的限选课,也可作为在校文理科大学生 年制科学教育专业的限选课,也可作为在校文理科大学生 的公共选修课程。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 的公共选修课程。《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课程的学习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及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生科学素养 的有效途径之一。 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及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课程说明与教材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 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科学素养。 1、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科学素养。以科学史 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科学素养 实为载体,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民族精神 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建立新的科学教育观念,关注科学各领域的内在联系及各种具体科学 思想方法,关注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成果和经验,了解科学教育发展的基 本趋势,思想观念具有前瞻性。 3、熟悉历史上科学家在发现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从中汲取教益,受到启 迪,增强科技意识和科学精神。 4、熟悉历史上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科学的思想渊源以及科学和社会的 熟悉历史上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熟悉历史上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关系,从中总结科学发展的规律,真正理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关系,从中总结科学发展的规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了解科学史中真实的人性的科学家形象,传播一种在思想上独立思考、 有条理地怀疑的科学精神。 6、科学史适应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展示知识产生、形成、创新和发 展的过程 。 从中,使学生获得对知识本质(包括科学的本质)的准确理 解。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课程说明与教材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 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真,给人以理性 科学 人文。科学 真 理性,科学 理性 使人理智 艺术 理智;艺术 感性,艺 理智 艺术追求的是美,给人以感性 艺 美 感性 激情;人文 激情 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 善 术让人富有激情 人文 悟性,人文 悟性 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 科学强调客 虔诚。科学 客 人文 虔诚 科学 观规律,艺术 艺术更注重主观情感 科学 主观情感;科学 观规律 艺术 主观情感 科学讲的是 理性,艺术 艺术更富于情感 情感。“科学就是根据事 理性 艺术 情感 物的普遍性处理事物的特殊性。艺术是根据 事物的特殊性处理事物的普遍性。”人文 人文既 人文 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 情感魅力。 有深刻的理性思考 理性思考 情感魅力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 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所以,我们也 可以把人的综合素养概括为科学素养、艺术 人的综合素养概括为科学素养、 人的综合素养概括为科学素养 素养、人文素养。 素养、人文素养。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课程说明与教材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
所谓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指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审 科学素养、 文化素养 科学素养 人文素养、 美素养。从本质上说,这三方面是有机统一 美素养 和不可分割的,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整 体素质。只是为了说明、研究的方便才分为 三,但他们又是有区分的。其中,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 是一个人素养的基础和核心, 是一个人素养的基础和核心,科学素养和审 美素养以人文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 美素养以人文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文 素养的延伸。 素养的延伸。因为科学离不开人文,科学离 开了人文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科学也要以 人为本,科学离开了人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 的意义。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课程说明与教材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
史》
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 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 的总和。审美素养既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 欣赏的能力,又转化为对审美文化的鉴别 能力和审美文化的创造能力。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课程说明与教材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
人文素养的含义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 人文素养的灵魂, 是 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 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 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 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 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 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 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 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 为万物的尺度,以人来对抗神,对抗任何试图凌 架于人的教义、理论、观念、进行中事业及预期 中目标,对抗所有屈人心身的任何神圣。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课程说明与教材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
我省大专生人文素养现状 作为经济社会而存在“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 各种人生价值的冲击,学生讲实惠、讲功利、爱 慕虚荣,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轻视国家、集体利 益,缺少合作精神,心理脆弱,功德意识不够, 不注意塑造个人形象,面对困难无法解决,很难 承受外界压力,无法在挫折中鼓起勇气。因此, 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通过《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的学习和实际的运用,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可 提升学生的做人品味,塑造一个良好的大学生形 象。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课程说明与教材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
科学素养 目录[隐藏] 基本定义 国际权威表述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现状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影响因素
基本定义 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 科学素养 三 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 个组成部分 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 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 影响达到基本
的了解程度 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目前各国在测度本国公众科学素养时普遍采 用这个标准。 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达到要求者才算具备基本科 学素养的公众。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课程说明与教材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
科学素养 国际权威表述 对公民科学素养涵义的理解和表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变 化而更新,而且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由于目前对科学素养的研究尚处 于研究完善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广泛认可的表述,以下为几个代表 性的表述: 1、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认为,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 确定问题和作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 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 2、国际学生科学素养测试大纲(PISA)中提出,科学素养的测试应 该有三个方面组成:科学基本观念、学实践过程、科学场景,在测试范 围上由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三个方面组成; 3、美国学者米勒认为,公众科学素养由相互关联的三部分组成:科 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具体说就是,具有足够的可以 阅读报刊上各种不同科学观点的词汇量和理解科学技术术语的能力,理 解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关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 的认识能力; 4、欧盟国家科学素质调查的领导人J·杜兰特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 分组成: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研究机构的功能。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课程说明与教材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
科学素养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现状 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现状为: 1、总体上公民科学素养水平近年来逐渐提高,但与 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不同群体表现出明显的特这个诧异:男性高于女 性;较低年龄段高于较高年龄段;受教育程度越高整体水 平越高;城市公民高于农村; 3、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变化显示,近年来科学素养 较低的群体的水平有较快提高,特别是女性、受教育水平 较低(指受初中教育)和农村公民科学素养整体水平提高 的幅度较大,对公民整体科学素养提高影响显著; 4、公民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理解水平较低; 5、公民科学精神比较欠缺,还存在大量相信迷信的 公民,青少年与科学精神有关的调查结果出现回落,学校 对科学精神的培养还存在较大问题。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课程说明与教材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
科学素养 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影响因素 教育是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经济是公民提高自身 教育是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经济是公民提高自身 是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 科学素养的驱动因素,政治因素对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起指导性 科学素养的驱动因素,政治因素对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起指导性 驱动因素 因素对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起 也深刻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 作用,文化也深刻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 有促进作用也有制约作用。 作用,文化也深刻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有促进作用也有制约作用。 教育是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主要因素。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特别是大力发展社会教育,使学校 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互相衔接,是持续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 主要途径。 经济是提高公民自身科学素养的驱动因素。一方面,经济投入增加 会为公民科学素养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另一方面,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需 要大批具备科学素养的劳动力,个人需要不断提高科学素养以适应经济 发展的需求。 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政府对公民科学素养建设的重视程度、各级 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水平对我国公民整体科学素养影响很大,是提高我 国公民科学素养的指导性因素。 文化对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有深刻的影响,既有一定的促进作 用,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正确地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扬长避短,吸 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建设中国社会的主体文化,可以为我国公民科学素 养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课程说明与教材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
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核心 什么是科学素养 核心 科学素养 核心? 科学精神。 严谨、尊重自然、尊重科学。 当代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提高个人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和 科学素养 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 多读书,多听讲座,最重要的是多思考。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课程说明与教材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
课程说明 授课对象:在校文理科中招、高招学生 初等 授课对象:在校文理科中招、高招学生[初等
教育(科学方向)、科学教育(五年制) 教育(科学方向)、科学教育(五年制)学 )、科学教育 生除外] 生除外 计划学时: 计划学时:32 学分: 学分:2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笔试占60%。平时作业、考勤占40%。 授课方式: 授课方式:授课以ppt课件、投影教学为主,观看有 关视频资料为辅,并通过启发、分析、讨论、总结 相结合的形式完成教学过程。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课程说明与教材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书名 书名】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第二版) 书名 【丛书名 丛书名】公共课教材 丛书名 【作者 作者】王士舫、董自励 编著 作者 【定价 定价】20.00 定价 【书号 书号】ISBN 7-301-07469-4/N·0032 书号 【页码 页码】469 页码 【开本 开本】A5 开本 【出版社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社 【版次 版次】2005年第2版 版次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课程说明与教材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史》
【读者对象】 读者对象】
·党政干部、科技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学生。【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遵循厚今薄古、史论结合的原则,本书综述了古今 中外一些重大而影响深远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的 成就,其中以较大篇幅介绍了现、当代科学研究和 技术开发的前沿成果,读者从中可触摸到未来科技 发展的脉搏。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知识面宽, 信息量大,且文字通顺流畅,通俗易懂,具有科技 “小百科”及工具类图书的功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士舫,女,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董自励,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游山西村》课件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