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分析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分析
国土资源LAND & RESOURCES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分析
★
城市土地的自然特性
1.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土地是真正的不动产,占据地球表面一定空间的土地是自然综合体,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每一块土地都有固定的区位,形成其特殊的位置,不能移动。土地位置的固定性,要求人们就地利用和改良各种土地。
2.土地质量差异性
由于土地自身条件以及相应的气候条件的差异,造成土地质量的巨大差异。在城市用地中,土地质量的差异将从根本上影响到城市用地类型和分布,因此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来说,显得更加重要。
3.土地功能的持久性
土地与机器、工厂等生产资料不同,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具有不可消耗性。“只要处理得当,土地就会不断改良”。在合理使用和保护的条件下,农用地的肥力不断提高,非农业可以反复利用,永无尽期。土地的这一特性,为人类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提出了客观的要求与可能,也是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要考虑集约利用的问题。
4.面积的有限性
土地是地球表面陆地部分,其面积具有不可再生性。在不合理利用的情况下,土地资源还将发生退化,甚至无法利用,从而使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减少,“土地有限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所以迫使人们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全部土地,生产更多的财富来满足人类的需要
文营口市国土资源调查院 王 刚 刘 杰
城市土地供应在总量上虽然具有扩张利用增大的可能,但耕地资源的急剧减少,导致城市土地总量经济供给减少。同时,由于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和区位的惟一性,在特定地段出现土地经济供给的相对稀缺。土地稀缺性要求城市土地必须集约利用,充分挖潜土地级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城市土地效应的聚集性和城市土地报酬递减性聚集和规模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城市存在都市化规模经济。城市土地利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聚集效应。随着资本和物质在一定面积土地上的聚集,会产出各单位效益的更高聚集效益,并因此可以使城市土地具有极大的产出。土地报酬递减性来源于城市的拥护成本,其中特别是环境成本。对于单一城市地块来说,报酬递减规律表现在建筑成本和土地价格的平衡上。提高城市土地聚集效益和降低城市土地拥护成本上升是确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需要平衡的关键问题。
3.城市土地利用的多维性
土地是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产、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结果。土地资源是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为人类利用的、并从中得到收益的土地。从根本上来说,土地是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实体,包括地下层、地表层和地上层,其地下层和地上层范围为现今人们利用土地的技术所能达到的程度。
对于城市土地利用来说,其各种经济活动能力在土地立体空间的利用。除了城市土地平面结构开发以外,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地上和地下的立体空间。正是基于这一特性,使得城市土地的空间利用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4.城市土地利用后果的综合性
城市土地是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等各项活动的载体,一个自然历史经济综合体,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因子。土地相互连接在一起,不能分割,不可移动。每块土地或每一区域的土地利用后果,不仅关系到本区域的经济效益以及本
经济特性
1.城市土地区位重要性以及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位置对城市土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土地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城市土地的位置及其该位置下的区位条件。区位不是简单的距离关系,而是多因素影响的空间关系的总和。从影响范围来看,城市土地区位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区位、微观区位和中观区位,不同的区位条件决定了城市土地的价值、利用战略和利用方向,并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的可能强度。
22
国土资源(2008年增刊1)
上一篇:2012年绵阳市公需科目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