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发展及其借鉴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欧盟农业政策
【世界经济】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发展及其借鉴
徐 璐
摘 要: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成员国国内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和市场的联合至关重要。作
为联系成员国农业纽带的共同农业政策在建立的几十年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发展始终是与一体化的进程相联系,在新的世界经济环境下,。研究共同农业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共同农业政策 欧洲一体化自1957年AgriculturalPolicy,CAP)就一直是以前的欧,有力地推动了成员国国内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得在成,。它为欧共体的历次扩大奠定了稳定扎实的基础,。虽然共同农业政策对一体化的进程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推行至今就一直被认为是与自由贸易原则相冲突的,也一直经受着内外环境的考验。
一、共同农业政策的历史演变
1.欧共体的共同农业政策
上个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由于战争的破坏,西欧各国的农业几近荒废,农业生产不能保障基本粮食的供应,依赖进口。因此最早制定共同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粮食供应的自给自足和稳定农产品价格。《罗马条约》的第39条中指明共同农业政策的五大目标,即: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确保农业群体相当生活水平、增加农民个人收入、稳定市场、保障供给的可靠性、确保农产品以合理价格到达消费者手中。根据这些目标,1962年共同农业政策正式生效,由三个支柱原则和两个主要的实施机制构成,三个支柱原则是单一市场,内部优先和价格与财政预算统一;两个实施机制则是共同市场组织以及欧洲农业保证和指导基金。
共同农业政策实施之后,农产品短缺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农产品已经开始出现生产过剩,欧共体着手对这一政策进行微调。1968年欧共体委员会公布了《CAP改革备忘录》即“曼斯霍尔特计划”,试图减少农业就业人口,创办有足够经济规模的农业企业。1972年又推行了农业结构改革。1988年欧共体理事会通过了一份包括“农业开支指导”原则的一揽子改革措施,为限制共同农业政策在整个共同体预算中的开支比例,但这些局部的调整都没有涉及到共同农业政策的根本———价格支持机制,因此也未能解决农产品的剩余问题。
1992年5月21日,欧共体理事会通过了共同农业政策自确立以来最为激进的一次改革协议,包括有大幅降低国内支持价格的水平,使内部市场价格更加接近世界市场价格;引入“蓝箱”政策,变原来的价格支持为主的实施机制为价格和直接补贴为主的机制;控制农产品生产和财政预算开支的过度增长等等。
2.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
1993年欧共体已经由最初的六国扩大到十二国,并且更名为欧洲联盟。此后,共同农业政策经历了进一步的改革和调整。为了适应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乌拉圭农业协议》的要求,欧盟委员会1997年提出了《2000议程》,确定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在1992年共同农业政策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市场开放和结构调整等措施,增强欧盟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发展,这次改革除了表示欧盟愿意适应《乌拉圭农业协议》的原则之外,也为欧盟之后东扩的预算要求提供了前期准备。
2002年欧盟委员会对《2000议程》进行了中期评估,提出了对共同农业政策进一步改革的建议。2003—14—
欧盟农业政策
年确立了具体的改革方案,新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完成从支持农产品向支持生产者的转变,建立单一的农业补贴支付计划,使欧盟农业支出大部分归入“绿箱”之中,在削减大农场主补贴的同时,增加对有利于环保、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的农业项目的补贴金额。欧盟委员会负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委员菲舍尔 伯尔表示,新的共同农业政策将在努力使农业经营者收入稳定的同时,使“欧盟的农业经营者成为真正的企业家”,使他们更有竞争力,更加注意市场的需求。奥地利、比利时、丹麦、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葡萄牙、瑞典和英国从2005年开始实施这一政策,而西班牙、芬兰、法国、希腊和荷兰则选择从2006年开始实施。
虽然历经多次变革,共同农业政策的一些长期的政策目标却一直是存在的,主要是以下几点:(1)粮食生产自己自足———欧盟要自己养活自己;(2)优先选择内部产品———最大程度的降低进口数量;(3)农产品价格稳定———且使农业企业可以制定投资和发展的长期计划;(4)给农产品生产者以支持———当产品供应偏离长期预期之时。
为了以上目标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政策和环境政策组成的具体政策措施体系。,支持政策,它包括了目标价格、指导价格,以保证农民有合理的收入,。当市场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时,。对进口农产品,欧盟通过设置门槛价格()和进口差价税进行限制。当进口农产品价格低于门槛价格时,使进口农产品在共同市场销售没有竞争力。
除此之外,,90年代的农业补贴方式主要是对生产者的直接补贴,补贴标准以限定范围内的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牲畜头数为依据,即同实物生产挂钩的补贴方式,2003年起,农业补贴方式改为“单一农场补贴”即向农民提供同农产品生产和价格不挂构的直接收入补贴,以减少对农产品市场的扭曲和补贴的不平衡分配,2007年起将引入“强制性动态调整机制”把享受直接补贴 …… 此处隐藏:663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