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钢筋砼结构设计计算原理(第二讲)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第二章 钢筋砼结构设计计算原理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 二、作用与抗力 三、荷载与材料强度取值
四、结构的可靠度五、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实用表达式
第一节、结构设计的极限状态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
结 构 的 功 能 要 求
安全性
1.
适用性
耐久性
(1)安全性。要求结构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 用而不发生破坏,并且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 必需的整体稳定性。 (2)适用性。要求结构在正常使用时能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具有良好的工 作性能,不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过大变形和振幅,不产生过宽的裂缝。 (3)耐久性。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结构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满足 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不出现钢筋严重锈蚀和混凝土严重碳化。
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统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结构可靠性越高,建设造价投资越大。
在结构可靠与经济之间取得均衡,就是设计方法要解决的问题。
概念
结 构 的 极 限 状 态
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
2.
对应几种情况
正常使用 极限状态
概 念 对应几种情况
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
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结构的极限状态可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
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 的变形的极限状态,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结构或构件出现
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失去刚体平衡,如挡土墙的滑 移等;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 坏),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柱压曲等;(4)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转变为机动体系。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作用: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判别结构或构件是否满足安全性功 能要求的标准,因此,所有结构和构件必须按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进行计算,并保证有足够的可靠度; b.必要时尚应进行结构的抗倾、抗滑及抗浮验算; c.对需要抗震设防的结构,尚应进行结构的抗震承载能力 计算。
结构或构件达到使用功能上允许的某一规定限值的极限状 态,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当结构或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 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结构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对运行人员、设备、仪表等有不良影响的振动;(3)对结构外形、耐久性以及防渗结构抗渗能力有不良影 响的局部损坏;
(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
正常实用极限状态的作用: 对使用上需控制变形值的结构构件,应进行变形验算;
对使用上要求不允许开裂或控制裂缝开展宽度的结构构件,应进行抗裂或裂缝宽度验算。 结构设计通常先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结构构件,然后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验算。
(二)、作用与抗力作用概念 概念
效应概念 作用及作 用效应按性质分类
直接作用间接作用 永久荷载
随时间变异 概 念
可变荷载偶然荷载
抗力不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