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1 概念加习题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习题有难有易
电学(一)电路基础
第一讲
一、概念梳理
1.电路是由 (提供 的装置)、 (将电能转化为 的能)、 ( 用电器和电源)。及 ( 用电器的工作)组成。 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
(1)通路:又称闭合电路、处处连通的电路。电路处于通路时,电路中 电流。 (2)开路:某处 的电路。电路处于开路时,电路中 电流。
(3)短路: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两种。不经过 而与电源构成回路的电路叫电源短路。电源
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过大,会损坏 ,严重时会造成 。用电器短路指的是用电器的两端被一根导 线相连,造成没有电流经过用电器,此时用电器 工作。 3.串联和并联
(1)串联:将电路元件(用电器) 地连接起来所得到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4.电流是由 的 形成的,科学上规定 的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在电池外部,电流是从 极流向 极,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 的移动方向相反。
5.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表示,它的单位为 (A)。电流的大小可用 来测量。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1)与被测电路 联,不能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
(2)电流从 接线柱接入,从 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路的电流大小不能超过 ; (4)使用前须 ,连接时先用大的量程进行试触,然后选择合适的量程进行测量; (5)读数时,注意 和 ,准确读数。
6.电压是电路中形成 的原因,电压的单位: (V)。 7.电压的大小可用 来测量。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1)与被测电路 联; (2)电流从 接线柱接入,从 接线柱流出; (3)使用前须调零,连接时先试触,选择合适量程;
(4)被测电路的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 ;(5)读数时,注意 和 ,准确读数。 8.电阻的概念:导体对 的阻碍作用叫电阻。导体电阻越大,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 。 9.电阻的单位: ,简称“欧”,符号:Ω。
10.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因素: 、 、 ,还跟 有关。(金属导体的电阻般随温度的升高而 ) 11.滑动变阻器
(1)原理: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 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2)作用:①是改变电路中的 ;②调节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变或不变(研究欧姆定律时)。 (3)使用方法:接线柱一般“ ”的连接。
12.欧姆定律的内容:通过导体的 ,跟这段导体两端的 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 成反比。
习题有难有易
13.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变形公式:U=IR,R=U/I。 14.伏安法测电阻:
(1)用 和 测电阻,简称“伏安法”测电阻。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某个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后得出R=U/I,是计算出这段导体电阻的一种方法。
(2)电路设计:
(3)通过调节 ,测得多组U、I的值,根据公式求出对应的R,再求 作为待测电阻
的阻值。
15.两种基本电路的特点
(1) 串联电路: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总电压等于各导体两端的电压之和:U= + ;总
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R= + 。
(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 + ;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相等,都等于总电压:
U= =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
16.家庭电路的组成:进户线(包括 线和 线)、 (千瓦时计)、 (闸刀开关和
熔断器)、用电器、插座等。
17.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各用电器(包括插座)都 ,控制各用电器的开关和用电器串联。熔断丝(保
险丝)串联在 线上,电能表接在进户线上。如:连接白炽灯时,火线先进 再进灯座,灯座再连 。
18.测电笔及其使用方法:测电笔是用来辨别 和 的装置。测电笔由笔尖金属体、电阻、氖管、
弹簧和笔尾金属体组成。在正常情况下,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为 伏。使用测电笔时,用手指接触 ,笔尖金属体接触被测电线,如果氖管发光,表明所测电线为 线,否则为 线。 19.安全电压: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 伏。但在潮湿环境中安全电压应在24伏甚至12
伏以下。
20.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 ,不靠近 。
21.触电原因:电流通过人体达到一定量时引起的伤害事故,电流大小与人体的 及其加在人体两端的
大小都有关。
22.熔断器作用:避免电路中由于 或 造成电流过大。其中作为熔断丝(保险丝)的
材料熔点 ,且电阻率 。所选用保险丝的额定电流应 或 电路中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23.断路器:当电路中电流达到额定值的一定倍数时可以 电路,相当于闸刀开关和熔断器的组
合。
24.三孔插座:如图所示三孔插座的三个插孔分布于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接法:左孔接零线,右孔
接 线,上孔接 线。
习题有难有易
二、基础训练
1.根据公式R=U/I,可 …… 此处隐藏:733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