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管压力表常见故障现象及排除方法(2)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很实用
b.传动机构中的轴或支承孔被磨损,造成径向或轴向的配合间隙过大。 调整轴或支承孔磨损严重者应予更换。
c.游丝的内圈或外圈固定端失控――游丝座脱落或销钉脱出,以致无法克服机构中的摩擦力和空程的影响。 可将游丝座或销钉重新压入到齿轮轴的轴颈上或原来的连接位置上。 d.指针与轴套的铆接不牢固,出现松动现象。 在铆接除重新予以铆接,知道无松动现象为止。
e.游丝乱圈――显著变形。 作必要整理或更换。
f.游丝的弹性差或弹性消退,以致作用力矩难以克服机构中的摩擦力和空程的影响。 更换游丝。
g.表盘固定螺钉松动。 紧固表盘螺钉。
h.指针与齿轮轴安装不牢。 在齿轮轴上安牢指针。
i.游丝的外圈及机构中的其他零件使其活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或其圈与圈之间接触过紧,使作用力矩得不到应有的改变。 加以必要的调整或整理。
5.指针运动不平稳,有抖动
a.扇形齿轮与小齿轮上的齿面积污。 去掉积污,用汽油或酒精清洗。
b.指针轴弯曲,使指针靠紧于表盘或表蒙。 把轴校直,使指针于表盘平面间距合适。 c.扇形齿轮倾斜。 矫正扇形齿轮平面。
d.被测介质压力波动大。 关小阀门开关。
e.压力表安装位置有振源。 消除振源或加装减振器。
6.指针的指示失灵,即在负荷作用下,指针不产生相应的回转
a.长期振动或颠振的影响使弹簧管的自由端上于拉杆相铰接的销钉或螺钉脱落。 销钉或螺钉重新安在原来的连接位置上。
b.机座上的孔道被脏物严重堵塞。 加以清洗或疏通必要时拆卸弹簧管进行清洗。 c.中心齿轮于扇形齿轮之间传动阻力大。 增加齿轮夹板上下间隙,在支柱上加垫片。
7.指针在负荷作用下,停留在相当于测量上限的1/3~3/4范围内的任一位置上
a.传动件间产生严重锈蚀现象。 更换锈蚀的传动件。
b.相啮合齿轮的齿轮产生严重磨损,致使其齿形显著变形——处于“咬死”状态。在通常情况下,其他传动也必定产生严重磨损。 更换齿轮以及其他磨损了的传动件。
8.在负荷的作用下,指针产生相应的回转,但常在临近测量上限时指针却不再回转
a.多见于外壳公称直径较小的或原来的寄过设置位置就过于紧凑的压力表。这样,在长期的负荷作用下,往往使弹簧管产生一定称度的永久变形,以致其管端的最大位移受到壳体内壁的约束。 壳适当修除管端于壳体内壁相接触的部分,或者将弹簧管拆卸后重新焊接,以改变其原来的空间位置。必要应更换弹簧管。
b.齿轮夹板结合位置不对。 松开结合螺钉,将夹板旋转到适当位置。
c.弹簧管自由端于扇形齿轮连接拉杆太短。 调整或更换拉杆。
9.指针不能恢复零位
a.指针本身不平衡。 作平衡校准致平衡。
b.游丝盘得不紧。 增大游丝转矩。
c.中心轮轴上没有装游丝。 装上游丝。
d.在未加压时指针就不在零位。 调整零位超差。
e.指针靠在表盘上或靠玻璃表蒙上。 重装指针在适当位置,即不靠玻璃也不靠表盘。
10.指针指示读数误差不同
a.弹簧管自由端位移于压力不成比例。 作管子弯曲度校正,能校正最好,否则更换。 b.弹簧管自由端位移与连接杆传动比调整不当。 调整传动比。
下一篇:第一章 遥感物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