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4)无私奉献
时间:2025-04-16
时间:2025-04-16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大集合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材料引用及论点论据(4)无私奉献
【论点1】我们应具有奉献精神。
【相关论据】
1、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50年代,有一次黄河发大水,冲歪了郑州一座铁路桥。当时技术力量差,而铁路交通枢纽又不能中断。当地老百姓想出了一个土办法,组织了上万人用绳子拉纤,想把桥墩拉正。紧急情况下,周总理批示可以试一试。拉纤的当天,周总理突然来到现场,众人欢呼雀跃。总理说:“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说着脱下外套,加入纤夫队伍。大家一见,都喊:“总理,不能啊!”总理又说:“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喊号的拉纤老人见拦不住总理,“扑通”一声便跪下了,顿时工地上一万多人全都跪下了。总理请大家起来,还是说:“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在整齐的号子声中,总理和一万多名纤夫创造了奇迹,把桥墩拉正了。
2、风里浪里一面旗:南京江海集团二公司13船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杨小虎,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工人”、党的十五大代表。参加工作28年来,在船队上过了20个春节。1997年除夕夜,一家老小等他回去过年,年逾古稀的母亲做完大手术才三四天,可他又是在栖霞化肥厂码头上用工作迎来了新年的钟声。按照规定,船员每年有78天公休假。杨小虎从1979年担任队长以来,共应休假1119天,可实际上他只休了100天。他多干了1000多个公休日,提前跨入了21世纪。他是工人心目中的榜样,风里浪里的一面旗帜。
3、举债创办“育才小学”:张震1964年出生在定远。定远是陕甘宁蒙交界处一个贫瘠的县城,百姓一年收入三四百元。张震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后,学习英语,是校报记者,多次在写作比赛中获奖。快毕业时,他舍弃了成功率很大的考研和记者生涯,带着妻子韩雅亭回到家乡,举债办起了一所小学。1992年8月,他们把自家的房子拆了,借钱买砖木,盖起最初的四间教室,名曰:“育才小学”。学生来自田野,来自其他学校赶出来的差生。学费减免,其他费用低于国家标准。几年下来,学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好成绩,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可张震他们欠债已达11万元。
4、“科技雷锋”聂之铭:第二炮兵后勤自动化工作站站长聂之铭,在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忘我工作的同时,又把掌握的高新技术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和人民,被人民誉为“科技雷锋”。80年代初,聂之铭开始进行把普通电视改为可遥控电视的研究,研制成功“多功能遥控器”。人家找他帮忙,他总是有求必应。大年三十,患感冒的聂之铭忙了一天刚回到家准备和家人吃年饭,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找上门来请他去修电视机,他二话没说随老人出了家门。近10年来,聂之铭义务为军内外用户修理电视机2万多台,电脑数千台。还有录像机、电冰箱、音响等高档家用电器数万台,没收一分工时费。他常说:“技术有价,精神无价。”
5、周恩来鞠躬尽瘁:周恩来总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无私地奉献了自己毕生的力量。在身体健康的时候,他日理万机,通宵达旦地工作。在身患癌症住进医院时,仍然一天不停地处理国务。据不完全统计,在他生命历程中最后的1年零6个月时,他以重病之身与各方面人士谈话102次,会见外宾34次,开会11次。他的体重由原来的130斤减少到几十斤。体温在38.7℃时,他在病榻上,吊着输液瓶,还和有关人员谈对台政策,讲祖国统一问题。他逝世了,他的骨灰依其遗嘱撒在祖国的江河里,但他的高大形象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
【名言警句】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4、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制定。(向警予)
5、历史认为,那些为公共谋福利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物是伟大的。经验证明,
第1/5页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大集合
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幸福的。(马克思)
【论点2】奉献是做人的责任。
【相关论据】
1、比鲜血更宝贵的:1997年10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张金泉、宋安琳夫妻双双荣获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授予的金杯。张金泉是北京地铁总公司的一名普通干部,到1997年10月止,他共计无偿献血19次、3800毫升,义务献血15次、3000毫升。宋安琳是北京拖拉机公司医务室大夫,目前她已无偿献血26次、5200毫升,义务献血13次、2600毫升。说起丈夫何以“落后”,宋安琳解释道:“那是1990年12月6日深夜,他在回家途中被劫匪打伤了头部,做了两次开颅手术,植入一块有机玻璃,过了好一段时间才彻底痊愈。”夫妇俩每次献完血后,好好地休息一下午,第二天什么事也没有,照常上班。无偿献血,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孔繁森的遗物:孔繁森因公殉职时,留下两件令人心碎的遗物,一是仅有的8.6元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几条建议。孔繁森生前曾两次赴藏工作。1988年第二次赴藏时,克服了诸多困难:年近九旬老母生活不能自理,妻子 …… 此处隐藏:550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方法研究
下一篇:论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