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原油换热器工艺设计
发布时间:2024-09-01
发布时间:2024-09-01
2010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柴油-原油换热器工艺设计
1.设计任务书
1.1设计题目
列管式换热器(原油预热器)的设计 1.2操作条件
某炼油厂用柴油将原油预热。柴油和原油的有关参数如下表, 两侧的污垢热阻均可取1.72×10-4m2.K/W,要求两侧的阻力损失均不超过0.3 105Pa。
1、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换热设备的相关知识,熟悉换热器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定的生产任务和操作条件,进行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 3、根据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的结果,进行换热器结构设计;
4、以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为基础,结合换热器结构设计的结果,绘制换热器装配图;
5、编写设计说明书对整个设计工作的进行书面总结,设计说明书应当用简洁的文字和清晰的图表表达设计思想、计算过程和设计结果。
目 录
1.概述 ............................................ 3
2.设计标准 ........................................ 4
3.方案设计和拟定 .................................. 5
4.设计计算 ........................................ 8
4.1确定设计方案.....................................................8 4.1.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8 4.1.2 流动空间及流速的测定..........................................9 4.2确定物性数据.....................................................9 4.3计算总传热系数...................................................9 4.3.1 热流量........................................................9 4.3.2 平均传热温差.................................................10 4.3.3总传热系数K...................................................10 4.4计算传热面积....................................................11 4.5工艺结构尺寸....................................................11 4.5.1管径和管内流速................................................11 4.5.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11 4.5.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11 4.5.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12 4.5.5壳体内径......................................................12 4.5.6折流板........................................................12 4.5.7接管..........................................................13
4.6换热器核算......................................................13 4.6.1热量核算......................................................13 4.6.1.1壳程对流传热系数............................................13 4.6.1.2管程对流传热系数............................................14 4.6.1.3传热系数K...................................................15 4.6.1.4传热面积S...................................................15 4.6.2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16 4.6.2.1 管程流动阻力...............................................16 4.6.2.2 壳程阻力...................................................16 4.6.2.3 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17
5.参考文献 .............................................. 18
6.附录 .................................................. 18
7.设计小结 .............................................. 25
8.CAD图 ................................................ 27
1.概述
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简称为换热器。在换热器中至少要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则温度较低,吸收热量。
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食品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换热器,它们也是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换热器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换热器也各有优缺点,性能各异。列管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
列管式换热器有以下几种: 1)固定管板式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两端管板和壳体制成一体,当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时,在外壳的适当位置上焊上一个补偿圈,(或膨胀节)。当壳体和管束热膨胀不同时,补偿圈发生缓慢的弹性变形来补偿因温差应力引起的热膨胀。
特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壳程清洗和检修困难,壳程必须是洁净不易结垢的物料。
2)U形管式
U形管式换热器每根管子均弯成U形,流体进、出口分别安装在同一端的两侧,封头内用隔板分成两室,每根管子可自由伸缩,来解决热补偿问题。
特点:结构简单,质量轻,适用于高温和高压的场合。管程清洗困难,管程流体必须是洁净和不易结垢的物料。
3) 浮头式
换热器两端的管板,一端不与壳体相连,该端称浮头。管子受热时,管束连同浮头可以沿轴向自由伸缩,完全消除了温差应力。
特点:结构复杂、造价高,便于清洗和检修,完全消除温差应力,应用普遍。
2.设计标准
(1)JB1145-73《列管式固定管板热交换器》 (2)JB1146-73《立式热虹吸式重沸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1-8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1989
(4)《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
(5)JBT4715-1992《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型式与基本参数》 (6)HGT20701.8-2000《容器、换热器专业设备简图设计规定》 (7)HG20519-92《全套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和深度统一规定》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JB4732-95 《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JB4710-92 《钢制塔式容器》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6749-1997 《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
3.方案设计和拟订
根据任务书给定的冷热流体的温度,来选择设计列管式换热器中的浮头式换热器;再依据冷热流体的性质,判断其是否易结垢,来选择管程走什么,壳程走什么。在这里,柴油走管程,原油走壳程。从手册中查得冷热流体的物性数据,如密度,比热容,导热系数,黏度。计算出总传热系数,再计算出传热面积。根据管径管内流速,确定传热管数,标准传热管长为6m,算出传热管程,传热管总根数等等。再来就校正传热温差以及壳程数。确定传热管排列方式和分程方法。根据设计步骤,计算出壳体内径,选择折流板,确定板间距,折流板数等,再设计壳程和管程的内径。分别对换热器的热量,管程对流系数,传热系数,传热面积进行核算,再算出面积裕度。最后,对传热流体的流动阻力进行计算,如果在设计范围内就能完成任务。
根据固定管板式的特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壳程清洗和检修困难,壳程必须是洁净不易结垢的物料。U形管式特点:结构简单,质量轻,适用于高温和高压的
场合。管程清洗困难,管程流体必须是洁净和不易结垢的物料。浮头式特点:结构复杂、造价高,便于清洗和检修,完全消除温差应力,应用普遍。我们设计的换热器的流体是油,易结垢,再根据可以完全消除热应力原则我们选用浮头式换热器。
根据以下原则:(1) 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热系数与流速关系不大。(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我们选择柴油走管程,原油走壳程。
流体流速的选择:增加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速,将加大对流传热系数,减少污垢在管子表面上沉积的可能性,即降低了污垢热阻,使总传热系数增大,从而可减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但是流速增加,又使流体阻力增大,动力消耗就增多。所以适宜的流速要通过经济衡算才能定出。此外,在选择流速时,还需考虑结构上的要求。例如,选择高的流速,使管子的数目减少,对一定的传热面积,不得不采用较长的管子或增加程数。管子太长不易清洗,且一般管长都有一定的标准;单程变为多程使平均温度差下降。这些也是选择流速时应予考虑的问题。在本次设计中,根据表换热器常用流速的范围,取管内流速u1 1.0m/s。
管子的规格和排列方法:选择管径时,应尽可能使流速高些,但一般不应超过前面介绍的流速范围。易结垢、粘度较大的液体宜采用较大的管径。我国目前试用的列管式换热器系列标准中仅有φ25×2.5mm及φ19×mm两种规格的管子。在这里,选择 φ25×2.5mm管子。管长的选择是以清洗方便及合理使用管材为原则。长管不便于清洗,且易弯曲。一般出厂的标准钢管长为6m,则合理的换热器管长应为1.5、2、3或6m。此外,管长和壳径应相适应,一般取L/D为4~6(对直径小的换热器可大些)。在这次设计中,管长选择6m。
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方法有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直列和正方形错列等,等边三角形排列的优点有:管板的强度高;流体走短路的机会少,且管外流体扰动较大,因而对流传热系数较高;相同的壳径内可排列更多的管子。正方形直列排列的优点是便于清洗列管的外壁,适用于壳程流体易产生污垢的场合;但其对流传热系数较正三角排列时为低。正方形错列排列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即对流传热系数(较直列排列的)可以适当地提高。在这里选择正方形错列排列。
管子在管板上排列的间距 (指相邻两根管子的中心距),随管子与管板的连接方法不同而异。通常,胀管法取t=(1.3~1.5)d2,且相邻两管外壁间距不应小于6mm,即t≥(d+6)。焊接法取t=1.25d2。
管程和壳程数的确定 当流体的流量较小或传热面积较大而需管数很多时,有时会使管内流速较低,因而对流传热系数较小。为了提高管内流速,可采用多管程。但是程数过多,导致管程流体阻力加大,增加动力费用;同时多程会使平均温度差下降;此外多程隔板使管板上可利用的面积减少,设计时应考虑这些问题。列管式换热器的系列标准中管程数有1、2、4和6程等四种。采用多程时,通常应使每程的管子数大致相等。根据计算,管程为6程,壳程为单程。
折流挡板:安装折流挡板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壳程流体的速度,使湍动程度加剧,以提高壳程对流传热系数。最常用的为圆缺形挡板,切去的弓形高度约为外壳内径的10~40%,一般取20~25%,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传热。两相邻挡板的距离(板间距)B为外壳内径D的(0.2~1)倍。系列标准中采用的B值为:固定管板式的有150、300和600mm三种,板间距过小,不便于制造和检修,阻力也较大。板间距过大,流体就难于垂直地流过管束,使对流传热系数下降。这次设计选用圆缺形挡板。 换热器壳体的内径应等于或稍大于(对浮头式换热器而言)管板的直径。初步设计时,可先分别选定两流体的流速,然后计算所需的管程和壳程的流通截面积,于系列标准中查出外壳的直径。
主要构件的选用:
(1)封头 封头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用于直径小的壳体(一般小于400mm),圆形用于大直径 的壳体。
(2)缓冲挡板 为防止壳程流体进入换热器时对管束的冲击,可在进料管口装
设缓
(3)导流筒 壳程流体的进、出口和管板间必存在有一段流体不能流动的空间(死角),为了提 高传热效果,常在管束外增设导流筒,使流体进、出壳程时必然经过这个空间。
(4)放气孔、排液孔 换热器的壳体上常安有放气孔和排液孔,以排除不凝性气体和冷凝液等。
(5)接管尺寸 换热器中流体进、出口的接管直径由计算得出。
最后材料选用:列管换热器的材料应根据操作压强、温度及流体的腐蚀性等来选用。在高温下一般材料的机械性能及耐腐蚀性能要下降。同时具有耐热性、高强度及耐腐蚀性的材料是很少的。目前,常用的金属材料有碳钢、不锈钢、低合金钢、铜和铝等;非金属材料有石墨、聚四氟乙烯和玻璃等。不锈钢和有色金属虽然抗腐蚀性能好,但价格高且较稀缺,应尽量少用。这里选用的材料为碳钢。
4.设计计算
4.1确定设计方案 4.1.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因为,Q1 Q2 所以,
qm1Cp1 T1
=
qm2Cp2 T2
700080000
2.48 103 195 T2 2.20 103 75 30 36003600
T2 149.4 ℃
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柴油)进口温度195℃,出口温度149.4℃;冷流体(原油)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75℃。该换热器用柴油预热原油,为易结垢的流体。该换热器的管壁温和壳体壁温之差较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浮头式换热器。
4.1.2 流动空间及流速的测定
为减少热损失和充分利用柴油的热量,采用柴油走管程,原油走壳程。选用φ25×2.5mm的碳钢管,根据表三—管内流速取ui=1.0m/s。 . 4.2确定物性数据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柴油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 1 715kg/m3
定压比热容cp1 2.48kJ/(kg ℃) 导热系数 1 0.133 W/(m ℃)
黏度 1 0.64 10 3Pa s 原油的物性数据:
3
815kg/m2密度
定压比热容
cp2 2.20kJ/(kg ℃
)
W/(m ℃) 导热系数 2 0.128
3 3.0 10Pa sW 2黏度
4.3计算总传热系数 4.3.1 热流量
70000
2.48 103 195 149.4 6
Q qm1Cp1 T1 3600 2.2 10W
4.3.2 平均传热温差
tm
t1 t2120 119.4
119.761lnln t2119.4℃
4.3.3 总传热系数 K 管程传热系数
Re
d1u1 1
1
0.02 1.0 7154
2.23 10
6.4 10 4
0.8
d1u1 1
1 0.0231 d1 1
cp 1 1
0.4
0.133
0.023 2.23 104
0.020
0.8
2
970W/m ℃
2.48 103 6.4 10 4
0.133
0.4
壳程传热系数
2 540W/m ℃ 假设壳程的传热系数 2
污垢热阻
42
R R 1.72 10m ℃/W d1d2
℃ 管壁的导热系数 45W/m
K
1d2dbd21
Rd12 Rd2 1d1d1 dm 2 0.025
1.72 10 4
970 0.020
1
0.0250.0025 0.0251
1.72 10 4 0.02045 0.0225540
2
278.6W/m ℃
4.4计算传热面积
Q2.2 2
S' 66.2m'
K 278.6 119.76tm
考虑15%的面积裕度, S S' 1.15 76m 4.5工艺结构尺寸 4.5.1 管径和管内流速
选用 25 2.5传热管(碳钢),取管内流速u1 1.0m/s 4.5.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依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
2
6
ns
70000715 3600 2
85.99 86根
d1u0.785 0.022 1.04
S
V
按单程管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
L
d2ns
76
11.257 12m
3.14 0.025 86
按单程管设计,传热管过程,宜采用多管程结构。现取传热管长l 6m, 则该换热器管程程数为
Np
L12 2l6
传热管总根数N nsNp 86 2 172根 4.5.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
195 149.4R 1.01
75 30
75 30P 0.27
195 30
按单壳程, 4管程结构,温差校正系数应查附图六——对数平均温度校正系数
t
可得
。
t 0.98 平均传热温差
tm t tm0.98 119.26 116.87℃
'
4.5.4 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内均按正三角排列,隔板两恻采用正方形排列.取管心距
t 1.25d2,则
t 1.25 25 31.25 32mm 管间距
s
t
6 22mm2
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
nc 1.19N 1.19 15.6 16根 4.5.5 壳体内径
采用多管程结构,取管板利用率 0.6,则壳体内径为
D 1.05tN 1.05 320.6 568.9 600mm
圆整可取D 600mm
4.5.6 折流板
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高
度为
h 0.25 600 150mm 取折流板间距B=
,
则 B 0.5 600 300mm 折流板数
传热管长6000NB 1 1 19 块 折流板间距300
折流板圆缺面水平装配。 4.5.7 接管
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流速为u 1.0m/s,则接管内径为
4V4 800003600 815d 0.186m
u3.14 1.0
取标准管径为200mm。
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循环水流速u 1m/s,则接管内径为
d
4V4 70000 715
0.186m u3.14 1.0
取标准管径为200mm。
4.6换热器核算 4.6.1 热量核算
4.6.1.1 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对圆缺形折流板,可采用克恩公式
2 0.36
2
de
.55
Re02
2
Pr3
w
0.14
当量直径,由正方形排列得
2
4 t2 d2
40.0322 0.785 0.02524 de 0.027(m)
d23.14 0.025
壳程流通截面积
d2 0.025
S0 BD 1 0.15 0.60 1 0.020m
t 0.032
壳程流体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
80000 3600 815 u2 0.7s0.039
Re0
0.027 0.7 815
3135
0.003
普兰特准数
2.20 103 3 10 3
Pr 51.56
0.128
粘度校正
w
0.14
1.05
2 0.36
0.128
(3.96 103)0.55 51.563 1.05 626W/m2 ℃0.027
4.6.1.2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1 0.
1
d1
Re0.8Pr0.3
管程流通截面积
S1 0.785 0.02
2
1722
0.027m2
管程流体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
u1
3600 715
1.007
0.027
0.020 1.007 7154
Re 2.25 10
0.00064
普兰特准数
2.48 103 0.64 10 3
Pr 11.9
0.133
1 0.023
0.133
(2.26 104)0.8 11.90.3 980W/m2 ℃0.02
4.6.1.3 传热系数 K
K
1d2dbd21
Rd12 Rd2 1d1d1 dm 2
10.0250.0250.0025 0.0251
0.000172 0.000172
980 0.0200.02045 0.0225626
2 303W/m ℃
4.6.1.4 传热面积 S
Q2.2 2S 66.2mK tm303 116.87
该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
6
Sp
2
Sp d2L N nc 3.14 0.025 6 172 16 73.5m 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
H
Sp S73.5 66.2
100 100S66.2% % 18.5%
传热面积裕度大,符合要求15%-20%,该换热器能够完成生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