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校高补历史训练试题一

发布时间:2024-09-01

沁阳一中分校补习班历史限时训练试题 (一)

2012-9-17

24.钱穆指出:“唐代制度,在下有 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 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下列对该材料分析有误的是:

A.两种制度是指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B.传统政治是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C.唐朝时要学《大学》等儒家经典以备选拔 D.唐朝通过三省相互制约来综合管理行政事务 25.明清时期,杭州东街(现建国北路)的丝行在每年正月十六日开张,四月的小满一过,近到笕桥、乔司(方言“茧桥”“缫丝”的谐音),远到南浔、湖州,投售土丝的蚕农摩肩接踵 。东街的土丝收购价一高,德清、海宁的蚕农摇船赶来了 。从中可以得出: A.商品经济已影响农村 B.杭城丝织业十分繁荣 C.杭城经济文化生活丰富 D.资本主义萌芽始现 26.对右图所提供的各阶段信息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中西方世俗政权的专制均强化导致① B.中国经济的新变化和军事需要导致②

C.东方的专制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导致③ D.西方的启蒙运动与东方的专制导致④

27.在很多场合中,康熙帝称俄国彼得大帝为“其匹”、“友邻”和“掌辽阔疆域之最尊高之主”,这主要来源于:

A.清朝的对外政策 B.中国在雅克萨打败了俄国

C.中俄《尼布楚条约》 D.俄国的疆域辽阔

28.在研究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结构新变化时,下列四幅中国空白地区地图中被使用最为频繁的是:

A. B. C. D

29.材料一: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材料二:1971年尼克松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对这两段互相矛盾的材料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反映了美国外交原则将革命性转变 B.证实了新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必然性

C.见证了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建交 D.预示了中美关系将有革命性的突破

30.1983年春晚,第一次尝试观众点歌,颇受争议的李谷一的《乡恋》因大批观众点歌而登上舞台;1984年春晚的《吃面条》使小品成为春晚的“必备菜””,到最近几年赵本山小品“忽悠”、“不差钱”的流行,“西单女孩”、“旭日阳刚”、“大衣哥”等一批“草根明星”给荧屏带来的亮色;1983年春晚,主持人之一的刘晓庆在晚会上穿的两套衣服被仿制成“晓庆衫”在全国各地热卖,“主持人”的提法也流行起来了,到最近几年整点报时、贺电、甚至小品道具中各种无孔不入的广告形式时常出现。由此可见,春晚在一定程度上:

①反映了国人的思想解放 ②引领了中国社会的流行文化

③反映了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 ④反映了电视艺术不断贴近社会生活的趋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有人指出李四光作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首先杰出在他是个先进的中国人,近代是先进的,现代也是先进的。下列最符合该观点的是李四光:

A.具有救亡和建设中国的精神 B.提出了地质力学 C.创立了蜓科化石的鉴定标准 D.带队寻找到大油田

32.伯利克里说:“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他个人的才能。”该材料最符合古代雅典史实的是:

A.公民个人才能决定能否显露头角 B.公民个人才能决定能否担任荣耀的公职 C.人的价值决定能否担任荣耀的公职 D.阶级地位决定公民才能和价值

33.法国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原则,成为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开拓了“欧陆理性主义”哲学。从启蒙思想角度来看,之所以把该原则归于理性主义,是因为该原则: ①肯定了人的思想是人的本质 ②肯定了人是独立存在并通过思想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③完善了心学理论 ④能从中衍生出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34.两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都掀起了和平主义运动,但结果却截然相反:一战后的和平主义演变为绥靖,加速二战的到来;而二战后的和平主义运动至今仍是制止战争的一股主要力量。下列对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分析概括合理的有:

①大国的国家意志和全球战略 ②国家间的和解与国内民族主义发展的程度 ③二战的残酷性与民众的觉醒 ④国际性政治组织对战争和大国的约束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5.艺术是时代精神和风俗的一定反映,据此,关于下列四幅画的叙述,正确的是:

中国文人画:《富春山居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梵高《向日葵》 《格尔尼卡》 ①中国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

②《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抨击了俄国的落后和残酷,是标准的现实主义绘画 ③梵高的《向日葵》体现了绘画进行色彩时结合了当时科学界研究的成果 ④《格尔尼卡》采用了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两大派画技来揭露德国法西斯的罪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沁阳一中分校补习班历史限时训练试题 (二)

24.北宋初年钱塘(今杭州)的一位儒生将“赵钱孙李”作为首句,编写了一篇我国古

代流行时,间最长,流传地域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该教材是: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千字文》 D.《弟子规》 25.《三国志·韩暨传》中写道:“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

功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材料中的马排、人排和水排均是 A.冶金工具 B.农耕工具 C.灌溉工具 D.交通工具 26.《明朝那些事儿》中说:“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皇帝和丞相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我

们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述。双方的关系其实可以用拔河这个运动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双方的进退都有一定限度。在那上千年的皇帝与大臣的博弈中,这一规则在不断的完善。……而朱元璋不守规则,改变了这一切。”朱元璋的做法从根本上说明 A.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B.人才选拔制度的强化 C.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D.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

27.从法理上说,古希腊的城邦属于公民集体所有,所有公民都是城邦的主人,公民

权便意味着参政权,只是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罢了。按照梭伦改革的规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的主要制约条件是: A.公民的经济实力 B.公民的家庭出身 C.公民的文化水平 D.公民的男女性别

28.马克思说“制度创新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立于世界不败之地的核心和灵魂,英美两国

雄于世界的关键是他们的制度创新”。下列属于近代美国制度创新的是 ①依法治国 ②君主立宪制 ③三权分立制 ④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制度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9.20世纪初,知识界日益流行的观点是:建厂修路、兴办洋务不过是“文明之皮相”,

编制法规、兴办学堂可谓“文明之肉脂”,而无形的国民精神才是“文明之骨髓”。以上关于“文明”的认知最有可能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30.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我是凡人,只要凡人的幸福。”路德说:“我是

二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两人思想的实质是 A.人比上帝和君主重要 B.反对宗教信仰 C.重视现世生活,反对教会权威 D.打击了天主教神学思想

31.列宁曾指出:“我们最后的一项事业,也是最重要最困难而又远远没有完成的事业,

就是、经济建设,就是在破坏了的经济基地和半破坏的资本主义基地上为新的社会主义大厦奠定经济基础。在这二最重要最困难的事业中,我们遭受的失败最多,

犯的错误最多。”这里的“错误”应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实行国家工业化

32.2008年以来,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打开印钞机

狂印美元,通过加速美元贬值的做法来转嫁危机。然而,在1971年之前,由于受某种限制,美国人不能像今天这样随心所欲。这一限制来自 A.世界银行 B.联合国宪章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苏联的抵制

33.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

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 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 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A.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B.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34.下表为我国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情况表,对储蓄存款额增加的原因分析不正确

的是

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变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5.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 - 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

满在一个客厅,而贝多芬(1770-1827)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的确立 B.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 D.民主平等思想在欧洲的广泛传播

沁阳一中分校补习班历史限时训练试题 (三)

24.法国史学家马克 布洛赫在《历史有什么用?》中引用了比利时历史学家皮雷纳的

C.认为东西通商是平等互利的 D.认清了西方国家通商的本质

33.“辛亥革命之后至建国之前,据一些地区的不完全估计,我国离婚率大约在0.6‰

左右,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在此期间离婚率相对较低的因素包括 一句话:“如果我是文物收藏家,眼睛就会只盯着那些古老的东西,可我是个历史学家,我热爱生活。”由此可知布洛赫认为研究历史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是 A.具有感悟生活的欲望 B.关注原始文物的价值 C.局限于历史的情境中 D.只注目现实世界即可

25.苏格拉底曾用一个比方来说明他的政治主张,“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

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在这里凸显出其政治思想是 A.反对雅典实行直接民主 B.主张男女平等 C.批评雅典公民滥用民主 D.提倡“精英治国”

26.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

较他们的家世背景。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久长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所以是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件事最可能发生的时期是 A.秦汉 B.魏晋南北朝 C.宋元 D.明清 27.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

指 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 B.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 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D.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28.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

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文化大革命

29.“自秦变法而败亡,后世人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伏诛,后世人

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后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令败亡灭绝而不悔。”李鸿章这段话的主旨是 A.反对变革 B.主张革新 C.希望进步 D.要求守法 30.“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的那一面说

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历史实践证明 A.作者未能实践自己的信念 B.作者坚持信念并躬行实践 C.作者后来放弃了革命主张 D.没有出现汉人为君主现象

31.十九世纪末出现一种理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不仅适用于自然界,

也存在于人类社会,弱势的文化与种族终将衰微,只有最强者才能够生存。下列何者以这个理论合理化其行为? A.社会主义 B.帝国主义 C.自由主义 D.无政府主义 32.维新思想家谭嗣同认为:“故通商者,相仁之首也,两利之道也。客固利,主尤利

也”;“西人商于中国,以其货物仁我,亦欲购我之货物以仁彼也。”下列观点与材料不符合的是

A.主张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①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②民主思想在农村的传播有限 ③“夫为妻纲”观念根深蒂固 ④妇女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4. 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

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D.上海,红色的摇篮 35.伯顿·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

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 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B.金融市场遭到破坏

C.为后来的经济“滞胀”埋下了隐患 D.日后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

沁阳一中分校补习班历史限时训练试题 (四)

24.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

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

25.台湾作家柏杨认为:到了14世纪,"中国文化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

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制度 B.“罢黜百家” C.“三教合一” D.程朱理学 26.《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

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②“秋七月,初税田”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27.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28.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实施 B.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

C.世界市场的拓展 D.战后经济体系的建立

29.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30.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

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31.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3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

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

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摘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对此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抬头的机遇短暂,南北方矿业开采均用土法

B.土法开采金属矿,是南方金属矿业失败的主要原因

C.一战后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投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次举步维艰

D.北方的煤矿,在一战后有的仍能坚持发展

32.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了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的形式授予

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对上述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罗马调整相关法律条文的初衷是缓和社会矛盾 ②法律的调整实现了罗马贵族与平民权利的平等

③法律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平民的要求 ④法律的调整反映出维护社会成员的平等是罗马法的重要社会功能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33.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必须全力发展农业技术,以至于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农耕技术远远领先欧洲。农业技术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

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此往复。较高的农业水平维持了巨大的人口。明末和清朝的中国遭遇到了资源约束的瓶颈,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由此看出,该理论试图分析 A.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生及其地位 B.中国农业技术领先欧洲的原因

C.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迟于西方的原因

D.中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

34.2010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坎昆举行。与会各国通过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①环境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重视

②意识形态的分歧仍是各国合作的重要障碍 ③各国意识到全球性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协商解决

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既有合作又有深刻矛盾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5.假设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

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欧洲共同体 两极瓦解 一起多强 不结盟运动

B.欧洲共同体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 C.欧洲联盟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 D.欧洲联盟 两极瓦解

华约解散 亚太经合

分校高补历史训练试题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