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24-08-31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 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

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 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

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 数学在研究领

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

们更好 地 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

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 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

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 集、整

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

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 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

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

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

得对数 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

到进步和发展。

一、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

性,使数 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

处理数据 、进行计算、推理 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

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 和方法,是一

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

力和创造 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

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 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

的,这些内 容要有利 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

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 同的表达方式,以满

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

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 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

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 有个性的过程。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

经验基础之 上。教师应激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

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过程中真正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

学活动经 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

学生的学习 和改进教师的教 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

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 结果,更要关

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

学活 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

与教的方式 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 学学习内容和

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

息技术作 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

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 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

的数学活动中去。

二、设计思路

(一) 关于学段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

学课程标准(实验 稿)》(以下简称 《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

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

体划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

级)。

(二) 关于目标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

《标准》明 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

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 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

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 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

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 的

要求。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认识) 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

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 情境中辨认

出这一对象。

理解 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

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运用 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

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过程性目标 经历(感受) 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

经验。

体验(体会) 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

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探索 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

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三) 关于学习内容 在各个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 "实践与 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

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 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

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

具体的情 境中把握数的相对 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 ,并对结果的

合理性作出解释。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

律,并用符 号来表示;理解符 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

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 号所表达的

问题。

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

图形想像 出实物的形状,进 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

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 杂的图形中分

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

几何图形 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 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

题;能通 过收集数据、描述 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

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 数据的方法,以

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

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

息、数学在 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

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 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

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 应用价值。

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

学猜想, 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

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 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

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

为了体现数学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标准》在内容标准中仅

规定了学生在相应 学段应该 达到的基本水平,教材编者及各地区、

学校,特别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及其发展的 可能性,实施

因材施教。同时,《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教材可

以有多种 编排方式。

(四)关于实施建议《标准》针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

源的利用与开发提出了建议,供有关人员参考 ,以保证《标准》的

顺利实施。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

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

的应用技能;

●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 解

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 方

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

知识与技能

●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 握数与

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

掌 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

掌握 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

●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 初步的

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

形象 思维。

●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

理能 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

点。

解决问题

●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 运用

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发 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建立 自信心。

●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

用,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

结论的确定性。

●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 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 第二学段(4~6年级) 第三学段(7~9年

级)

知识与技能 ●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

数、小数、简单的 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

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

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 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

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 的

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亿以内

的数,了解分数、百分 数、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

算)技能;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会用方 程表示简单的数量

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

● 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 解

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 基本特征,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换,能初

步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测量(包括估测)、识图 、作图等技能。

●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

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

式、方程、不等式、函 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

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 代数式、方程、不

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 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 三

角形、四边形、圆的 基本性质以及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的

基本性质,初步认识投影与视图,掌握基本的 识图、作图等技能;

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能证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掌握基本的

推 理技能。

● 从事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受 抽

样的必要性,体会用 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

能;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知道频率与概 率的关系,会计算一

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数学思考 ●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

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 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 ,

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 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

和图表描 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

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 ,

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 性作

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 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代

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 刻画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相互

转换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

●能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或推

翻猜想。

●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

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

●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能用文字、字母或图表等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

的合理性。

●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

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 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

理性。

●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

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

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

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 不断的进步。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

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

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

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能够在

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 用。

●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

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 数

学是解决 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

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

数学 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

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

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本部分分别阐述各个学段中"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

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

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

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 界。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

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

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

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

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

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对"数与代数" "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 之间的联

系。

内容结构表

学段 第一学段(1~3年级) 第二学段(4~6年级) 第三学段(7~

9年级)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 ●探索规律●数的认识 ●数的

运算

●式与方程●探索规律●数与式 ●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空间与图

形 ●图形的认识 ●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图形的认识

●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

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 ●统计与概率 ●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不确

定现象●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可能性●统计 ●概率●实践与综合

应用 ●实践活动 ●综合应用 ●课题学习

第三学段(7~9年级)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实数、整式和分式、方程和方程组、不

等式和不等式组、函数 等知识,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

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 流数量关系以及变

化规律的工具,发展符号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

应用 意识,提高运用代数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

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 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

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应加强方程、不 等式、函数等内

容的联系,介绍有关代数内容的几何背景;应避免繁琐的运算。

(一)具体目标

1.数与式

(1)有理数

①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

的大小。

② 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

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 含字母)。

③ 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

混合运算(以三步 为主)。

④ 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⑤ 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⑥ 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参见例1]

(2)实数

① 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

的平方根、立方根。

② 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

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 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

立方根。

③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④ 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参见例2]

⑤ 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

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 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⑥ 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

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 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3) 代数式

① 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② 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参见例3与

例4]

③ 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参见例5]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