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急救技能操作流程
时间:2025-04-09
时间:2025-04-09
各种急救技能操作
目录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法
气管插管(经口)操作
成人呼吸及操作技术
心脏电除颤(非同步)
运动中静脉输液操作
腰椎穿刺
胸腔闭式引流
胸膜腔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
心包腔穿刺术腔二囊管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法评分标准
(一)准备质量标准 10分
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 5分
2.用物备齐:纱布2块、弯盘2个 5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少1样扣0.5分(包括物品摆放有序)
(二)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80分
一.识别意识并畅通气道
1.判断意识:拍患者肩部,并呼唤“喂!怎么了?”看病人有无反应,若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
2.触摸颈脉: 动脉搏动是否消失
3.听呼吸音:用颊部感受气流,看胸部是否有呼吸动作,识别呼吸是否停止
4.体位:将病人去枕平卧在硬板床上或地上,呼叫医生
5.畅通气道:清除病人口鼻咽污物,取出假牙,站于病人右肩侧,解开病人衣领及裤带.
仰头举颏法:一手掌根置于患者的前额,向后方施加压力,另一手中指、食指向上向前托起下颏。使患者口张开。
二.建立人工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连续吹两大口气:用按于前额的拇指、食指捏紧患者鼻孔,(患者口上垫纱布)术者深吸气后,将患者的口完全包在操作者的口中,用力将气吹入,直至患者胸部上抬。一次吹气完毕后,松手,离口,面向胸部,可见患者胸部向下塌陷 紧接着做第二次吹气。
三.胸外心脏按压
1.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操作者用右手中指、食指沿肋弓缘推向胸骨下切迹向上两横指上缘处
2.方法:一手掌根部紧贴按压部位,另一手重叠其上,指指交叉,双臂伸直并与患者胸部呈垂直方向,用上半身重量及肩臂肌力量向下用力按压,力量均匀,有节律,频率为100次/分,按压时胸骨下陷,成人为4-5cm
四.心脏按压与吹气的配合
单人法为30:2(按压30次,连续吹2口气)。要求做5次循环。判断自主呼吸是否恢复,颈动脉搏动是否恢复,瞳孔是否缩小。(复苏成功)
(三)终末质量标准10分
1.操作熟练,沉着冷静,手法正确 3分
2.关心、体贴患者 2分
3.心脏按压有效指征:(操作完毕后口述)5分
①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恢复
②收缩压≥60mmHg
③肤色转红润
④瞳孔缩小,光反应恢复
⑤自主呼吸恢复
4.规定时间3分钟内完成(提前完成不加分)
每超过1秒钟扣0.1分
气管插管(经口)操作竞赛综合评分标准
适应症
1.各种全麻手术
2.预防和处理误吸或呼吸道梗阻
3.呼吸功能不全,需接人工呼吸机
4.心跳呼吸停止,需高级生命支持
禁忌症 喉头水肿,急性喉炎,升主动脉瘤.
用物准备 弯形喉镜(灯光良好),气管导管(充气套囊不漏气),导引钢丝,注射器,牙垫与胶布,吸引装置与吸痰管,复苏皮囊、听诊器
操作步骤
1.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
2.开放气道 :清除口腔内假牙及异物,头部充分后仰,使口、咽、喉三点成一直线
3.暴露声门:左手持喉镜,右手将患者上、下齿分开,将喉镜叶片沿口腔 右颊侧置入,将舌体推向左侧,即可见到悬雍垂。再继续深入,即可见到会厌,把喉镜向上提起,并挑起会厌充分暴露声门。
4.直视下插入气管导管:右手持气管 导管,对准声门,插入3~5cm. 如有管芯,立即拔出,向导管气囊内注入空气5~7ml
5.确定导管是否在气管内:连接简易呼吸器,挤压呼吸皮囊,并双肺听诊有呼吸音
6.确定导管在气管后,退出喉镜,放入牙垫,用胶布将气管导管与牙垫固
注意事项
1.气管导管插入深度适宜
2.使用简易呼吸气囊成人通气量500~600ml/次,呼吸机8~15ml/kg/ 次,12~16次/分
3.气管导管内如有分泌物及时吸出
4.气管导管气囊的压力一定要保持在25cmH2O以下,留置气管导管一般不超过48小时
5.如果气管插管失败或不顺利,应立即停止插管、退出喉镜与导管,不要再盲目地去乱捅,必须马上改为面罩吸氧,1分钟后再尝试
成人呼吸机操作
准备用物
1. 衣帽整齐;操作前洗手、戴口罩
2. 备齐用物:呼吸机、呼吸机管路及相关物品、模拟肺、听诊器、输液器1根、气管插管数根,牙垫、胶布、滤膜、无菌蒸馏水、10ML注射器、棉签、碘伏、快速手消毒剂等,物品摆放有序,便于操作;检查电源、氧源;
操作流程
一.备用物推至床旁,
1快速洗手,准备呼吸机;
2 物件组合
A 连接电源
B 连接气源
C 连接湿化瓶(加无菌蒸馏水至标准水位)
D 连接呼吸机管路及其附件(积水杯处于最低位)
E连接模拟肺,开机调试呼吸机
二.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和所选呼吸机机型设置参数
1确定呼吸机管道种类:成人,儿童,婴儿
2 确定人工气道类型,管径大小(成人,儿童,婴儿) 3 模式(A/C, SIMV,CPAP等)
4 相关参数(成人)
A 潮气量: 6-15ml/kg
B 呼吸频率:12-20次/分
C 峰流速:20-40L/分
D 吸呼比:正常成人及儿童:1:1.5-2
E 氧浓度:初始设置为100%给氧浓度:以后根据病情调节
上一篇:高中物理电场测试
下一篇:CADCAM软件二次开发实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