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10)

时间:2025-04-29

第12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1964年)

1、背景: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对斯大林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开始调整和改革。 2、措施:

●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加强民主和法治,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经济上: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减少中央集权,增加地方自主权,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3、影响:

●取得了一些成效,对后来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由于政策上的失误和一些不切实际的提法,给苏联党和国家带来了许多问题。 二、匈牙利改革 1、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初,匈牙利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 ●1956年底,以卡达尔为首的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根据国情,开始实行改革。 2、措施:

●政治上:推行民主集中制,团结各阶层人士,加强法制建设。

●经济上:实行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放慢重工

业发展速度,大力扶持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3、影响: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平稳,市场较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按照“新思维”进行改革。 2、措施:

●经济:提出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经济效益;改革效果不佳 ●政治:1988年6月提出了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过度。 ●外交:开展“新思维外交”,追求苏美合作和所谓“欧洲大厦”,实行妥协和退让。

第13课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东欧剧变

1、时间:1989年下半年起 2、概况:

从1989年到1992年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急剧变化:短短的两三年间,执政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丧失政权,各国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3、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4、 东欧剧变的原因:

A、历史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无独立自主权.

B、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的模式;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执政党和政府脱离群众 C、外部原因: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推动;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二、苏联解体 1、催化剂:“8.19”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2014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