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模具设计及制图一般标准

时间:2025-02-23

1. 订料

1. 产口边到模仁边单边28-35mm,,高度方向25-30 mm.橡胶件和喷油装

饰件25mm左右。

2. 模仁到模胚边距离: 大水口 = 模胚型号前两位数 X 2; 细水口 = 模胚型号前两位数 X 3; 后模仁底到B板底距离: B板开框深度+模胚型号前两位数

+ 10-15 mm

前模仁底到A板底距离 25mm左右,正常情况不得超过30mm。

3. 有行位的,产品边到模胚边距离介于70--110mm之间.行位避开回针,导柱,

水口边。

4. 后模3面大行位以上的,对夹口须要求时,内模镶呵,周边止口(骨位)深时,也采用镶呵结构,呵胆定料单边加余量5MM方便装夹加工。

5. 前模仁四面外形行位的开框深度>/=40mm,模仁上加工的行位部分底面

到模仁底面要有>/=10mm的安全系数。

6. 所有分型面不平、插穿位较多的模具,模仁上需做虎口,L=20 W=20

H>/=7 D=5°。

7. 行位多的,需大略排位订料或参照旧模订料。

8. 订料时,细水口模胚需提供水口边长度(水口边长度=定模部分+10+水口

实际长度+20mm)。

9. 所有细水口模胚、电池盖的模胚在外厂开精框。 偏框或横向开框附模胚

开框图纸。

10. 内模料定料时长宽方向取10整数,厚度取供应商提供的材料标准厚度,设计时模料标准厚度减少1.5MM。(如,订模料厚度为43mm,分模时取42以下mm)。

2. 排位

1. 一模一穴,看情况横排或竖排(是否有行位等),优先竖排。

2. 一模多穴,需对称排位,要考虑分型面顺滑,进胶位置合理。

3. 电镀+电铸模具,电铸件前模加电铸镶件,镶件边到产品边5MM,镶件采用挂台定位。

4. 电镀产品水口上要做电镀支具,四角柱位前模统一用∮3.00mm镶针。后模统一用∮3.00mm顶针。

5. 考虑产品前后模放置,避免粘前模及影响外观。

6. 前后模仁螺丝中心到模仁边统一做10mm,用M8螺丝。

7. 撑头尽可能选用直径大的,尽可能往模具中心调整,注意排位位置要对称,以增强后模强度,增加模具寿命。

8. 冷却水道中心到模仁边做21mm,若遇到行位斜顶干涉,再调整。

9. 顶针板弹弓放在回针上,若有斜顶,推块,改放在别的位置,注意避开螺丝中托司。

10. 手机外壳等重要模具,前后模胚要加定位器(方形或圆形导柱辅助器,图

2-2)。

11. 采用模仁偏心结构,在结构图,顶针图旁用文字注明提醒。

12. 细水口唧咀固定在面板上,底部留10mm,大水口注咀尽量下沉,锁在B

板上,以节约水口料。

13. 模仁的产品边枕位长度>/=6mm。

14.小产品胶位不深(<1.5mm)时,平面分形时,产品与产品间隙5-7mm。尽量减小排位尺寸。(TPU产品除外)。

3. 进胶和流道

1. 进胶位置的选择,

,不影响装配,最好参考组立3D图、ID图。

2. 进胶点不要选在胶位薄的地方,点进胶的地方胶位厚要大于0.7mm。 牛角进胶胶位不小于0.90mm

3. 点胶口选取要避开司筒,深骨位,如选取在骨位上时,应注意顶出。

4. 细水口点胶选在台阶面时,应注意离台阶面的距离,注意加工时会不会打穿。

5. 多胶口进胶时,注意充填夹线不要留在细小的边上,如图:3-1

6. 针点/牛角进胶,进胶点直径做¢0.6-¢0.8mm,锥度>/=30°,沉台直径做到¢2-¢2.5mm,锥度为15°,沉下0.3mm,后模可以加凸点的要加上。

7. 直接进胶,胶口三面做斜度15°,厚度0.5-0.7,3D需做出来。

8. 牛角进胶,两端点中心距离8-10mm,镶件宽度>/=4mm,长度取13-16mm

9. 外壳针点进胶需至少两点以上。

10. 电镀装饰件水口上做夹具,内孔有倒角无斜度。

11. 搭底进胶,在其产品上做减胶与其相配的相关产品要避空,深度=0.3mm。

12. 装饰件,按键等小产品,流道尽量小些,以避免浪费塑胶原料。

13. 电镀件流道统一使用¢2mm顶针,前模镶针统一用¢3MM 电镀柱使用标准

尺寸.前模部分尽量做短,非主要进胶流道要加堵塞。

4.行位

1.手机行位一般都由行位座和行位镶件组成,后模行位角度为12-23度,常用15度,前模行位13-20度。常用15度.行位座用材料用738,氮化HRC42度 镶件用料S136,淬火HRC50度,尽量设计成可精磨结构。

2.行位长、宽、高取整数,扣位行位取整数,行位在模具上以整数布排 。

3. 后模小行位尾部到模胚边要有18mm以上。

4. 行位伸进模胚里12mm,压块只做到模胚边,挂台统一宽5mm、高10mm ,

压板宽要有16mm,M5螺丝中心到行位边为6mm使用标准键。如图4-1。

如图4-1

5. 行位镶件要能装配到行位,行位镶件两侧要有 3°,底部加强斜度统一

做45度,行位镶件的厚度要10mm。镶件要有6个面定位。其设计结构力求简明,尽量能用磨床精加工。

6. 长行位镶件对碰,要有行位插破定位,以增强同轴度。例如:翻盖面转轴位。如图4-2

7. 行位上有涉及到产品外观,优先考虑做后模行位;产品外形做后模行位的,后模芯需做镶呵,行位镶件设计成可反锁前模仁结构方便处理夹线。图4-3

前模反锁块

图4-3

8. 行位上胶位有涉及到产品外观,其夹线须与前模胶位合配要求高时设计为前模行位结构。前模行位设计时都要有后模反铲结构,反铲统一做5度斜度。

9. 行位包产品外形的,行位两边 …… 此处隐藏:290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手机模具设计及制图一般标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