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三疑三探教案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使学生掌握整除、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3、5整除。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
3、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3、5整除。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
2、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课时安排:
因数和倍数 6课时左右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第一课时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十册12页《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目的
1、掌握整除、因数、倍数的概念。
2、知道因数和倍数以整除为前提,及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建立整除、因数、倍数的概念。
2、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3、应用概念正确作出判断。
教学难点
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7分钟)
(一)准备练习。(课件出示)
1、口算
6÷5 15÷3 23÷7
1.2÷0.3 24÷2 31÷3
2、观察算式和结果并将算式分类。
3、什么叫整除?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4、分类
(二)引入新课:如果 一个数 能被 另一个数 整除(除数不为零),前一个数就叫做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就叫做这个数的因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因数和倍数(出示题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三)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什么叫倍数?什么叫因数?倍数和因数有什么关系?
2、整除和除尽一样吗?为什么?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规范、整理后说明: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节新知识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认真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
(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自学12页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如果用字母表示两个整数,整除可以怎样说?
2、整除和除尽一样吗?为什么?
3、什么叫倍数?什么叫因数?倍数和因数有什么关系?
4、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有因数和倍数关系?
二、解疑合探:(18分钟)
1、自探反馈。后进生回答,中等生评价、优等生补充。
2、合探疑难。
教师说明:以后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不包括零。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学生质疑。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你有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一个数只有一个因数吗?
(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有限吗?
(3)0有因数和倍数吗?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一)学生自编习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
2、展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情况,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知识乐园
(1)下面每一组数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说出为什么。 16和2 4和24
(2)下面的数,哪一组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29和 3 36和12 1.2和 0.4
(3)下面的数,哪些是60的因数,哪些是6的倍数?
3 4 12 16 24 60
①36能被12整除。( )
②29能整除29。( )
③3.2是0.4的倍数。( )
④因为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⑤1是1、2、3、4、5, 的因数。( )
⑥若 a÷b=10,(a、b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
a一定是b的倍数.( ) a能被b整除.( )b可能是a的因数.( ) a能被b除尽.( )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整除 因数 倍数
15能被3整除
15是3的倍数,3是15的因数
教后反思: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第二课时 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十册13-14页 …… 此处隐藏:804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