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医学影像技术概论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辽宁省教育厅“十一五”立项教育研究规划课题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医学影像实用技术
《医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体系》课题项目组
辽宁省教育厅“十一五”立项教育研究规划课题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1章 医学影像技术概论
《医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体系》课题项目组
《医学影像实用技术教程》
本章知识点、技能点与学习目标:
学习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历史 了解现在医学影像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现状
全面掌握今后应用医学影像检查与治疗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动向
中国医科大学计算机中心网址: http://www.77cn.com.cn/computer
1.1 1.2 1.3 1.4 1.5
本 章 要 点了解
《医学影像实用技术教程》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历程 影响对医学影像评价的因素掌握
医学影像系统成像的物理共性 计算机医学影像的在医学上的应用
熟练掌握
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与组成
中国医科大学计算机中心网址: http://www.77cn.com.cn/computer
1.1 1.2 1.3 1.4 1.5
《医学影像实用技术教程》
课程导航1.1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历程 医学影像系统成像的物理共性 计算机医学影像 影响对医学图像评价的因素 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与组成中国医科大学计算机中心网址: http://www.77cn.com.cn/computer
1.2
1.3
1.4
1.5
1.1 1.2 1.3 1.4 1.5
《医学影像实用技术教程》
第1章 医学影像技术概论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印证了医学、生物、物理、电子 工程、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 诞生与沿革。 数字医学影像新技术、新设备对 医学影像诊断和数字影像治疗带 来许多根本的改变。 目前现代医学技术的提升和现代 影像技术的发展相互融合、相互 推动、相互依存的趋势已经成为 共识。
中国医科大学计算机中心网址: http://www.77cn.com.cn/computer
1.1 1.2 1.3 1.4 1.5
《医学影像实用技术教程》
1.1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历程
七个发展阶段:1、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
琴发现X射线或称X线,其具有很强的贯穿本领,能使某些物质发荧光和使 胶片感光的新型射线,并用于临床的 骨折和体内异物的诊断。
第一张X线照片中国医科大学计算机中心网址: http://www.77cn.com.cn/computer
1.1 1.2 1.3 1.4 1.5
《医学影像实用技术教程》
1.1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历程1896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X线球管。
X线球管中国医科大学计算机中心网址: http://www.77cn.com.cn/computer
1.1 1.2 1.3 1.4 1.5
《医学影像实用技术教程》
1.1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历程2、 1971年,世界上
第一台用于颅脑的CT扫描机(计算机人 体断层摄影术)由柯马克(A.M.Cormack)和郝恩斯费尔 (G.N.Hounsfield)首次研制成功。1979年因此项技术的发明, 柯马克、郝恩斯费尔获得了生理与医学诺贝尔奖。 随着CT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日趋完善,而且种类越来越 多。它们结构不同,特点各异,在临床应用中互相补充。CT 按扫描方式不同,形成了所谓的“五代”CT。
中国医科大学计算机中心网址: http://www.77cn.com.cn/computer
1.1 1.2 1.3 1.4 1.5
《医学影像实用技术教程》
1.1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历程
CT机的分代主要以其X线管和探测器的关系、探测器的
数目、排列方式以及X线管与探测器的运动方式来划分。
第1代CT机只有一个探测器,扫描角度为1º ,扫描时间 270s/层。仅用头部的扫描, 图像质量差, 以平移加旋转的 扫描运动方式进行,称为平移/旋转型(T+R) 。X线管
探测器
中国医科大学计算机中心网址: http://www.77cn.com.cn/computer
1.1 1.2 1.3 1.4 1.5
《医学影像实用技术教程》
1.1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历程
第2代CT机探测器的数目增加5~20个左右,X线束呈扇型,扫描角度增加为360º ,扫描时间仍较长,一般在20s~ 1min/层,扫描方式为窄扇形束扫描平移-旋转(T+R)方式 。
中国医科大学计算机中心网址: http://www.77cn.com.cn/computer
1.1 1.2 1.3 1.4 1.5
《医学影像实用技术教程》
1.1 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历程
第3代CT探测器数目一般多超过100个,有的接近1000个,X 线扇形束扩大到40º ~50º ,足以覆盖人体的横径,这样扫描就不 需要再平移,而只需要旋转就可以了,故称为旋转/旋转型(R+R) 。 扫描时间一般均在几秒钟,最快速度0.5s,实现了亚秒级扫描, 大大提高了扫描速度,可用于胸,腹部运动器官的扫描。
中国医科大学计算机中心网址: http://www.77cn.com.cn/computer
1.1 1.2 1.3 1.4 1.5
《医学影像实用技术教程》
第1代到第3代CT机的X线管和探测器都是同步旋转的,而第4代CT机与之不同,探测器呈360º 环状固定排列在机架内
(目前有的机型多达4800个探测器),X线管则围绕人体和机架作360º 旋转,把第4代称固定/旋转型(螺旋CT属此型)。
中国医科大学计算机中心网址: http://www.77cn.com.cn/computer
1.1 1.2 1.3 1.4 1.5
《医学影像实用技术教程》
第5代CT机与第1到第4代CT机不同,在成像过程中X线管不需环绕机架作机诫 …… 此处隐藏:119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人口资源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