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
时间:2025-05-12
时间:2025-05-12
42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年第4卷第3期
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方秀花
摘 要 目的:总结分析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2004年1月~2006年6月134例行肠内营养患者的大便情况,结合患者病情分析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病人的自身状况、营养液供给技术、药物的使用等有关。结论:应根据病人引发腹泻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关键词 ICU;肠内营养;腹泻;护理
ICU患者因病情危重、不能正常进食等原因常导致营养
3 护理对策
3.1 无禁忌症时应尽早行肠内营养
本文资料表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与患者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ICU患者在经历创伤或(和)感染后,分解代谢常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有研究表明营养不良越重、持续时间越长,发生腹泻几率越高[3]。血浆白蛋白是营养状况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这类病人因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肠黏膜水肿,影响营养底物通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同时大量液体因渗透压差而进入肠腔,引起吸收障碍[4]。国外学者Brinson等用富含肽的营养配方取代标准营养液配方试验,降低了腹泻的发生率。对低蛋白血症患者或禁食时间可能较长时,应行肠外营养,等血浆蛋白升至35g/h时再开始肠内营养。近年来,肠作为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肠内营养也因其能较好地维护肠黏膜完整性、防止菌群易位和降低MOF发生率而越来越多、越来越早地应用于危重患者。对ICU患者,无肠道禁忌症时应尽早行肠内营养,以更好地维护肠功能。3.2 重视肠内营养供给技术
笔者推荐尽量使用营养泵持续泵入营养液取代传统鼻饲。采取传统鼻饲时短时间内注入200ml流质,易导致营养液过浓、大量的水分进入肠内而产生腹泻,而使用营养泵因能将营养液匀速输入小肠,防止并减轻腹胀或腹泻、避免液体和电解质的异常转移[2]。同时,缓慢滴注能使营养液与胃肠道充分接触,延长消化吸收时间,确保营养物质有效地被功能减退的胃肠道黏膜吸收,从而既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又减少了腹泻的发生。
配制营养液的各种容器用后清洗、消毒备用,配制前操作人员做好手的清洁工作,配制过程中严防细菌污染,配制好的营养液在容器中悬挂不应超过4~6h。营养液现配现用,可防止放入冰箱后的营养液温度过低刺激胃肠道,使用营养泵时,加用恒温器,通过自动控温,使营养液温度在37 左右,保证了肠内营养液所需的恒定温度,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维持肠道及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地避免腹泻的发生。掌握适合患者的营养液泵入速度:对使用营养泵的患者,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16~24h匀速输完,,
不良,而肠内营养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但腹泻是肠内营养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它直接影响到肠内营养的效果和应用,是干扰肠内营养的主要问题。笔者旨在通过分析我院ICU2004年1月~2006年6月134例行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原因,从护理环节提出干预措施,提升护理干预水平和危重症患者的治愈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ICU行肠内营养超过1周的患者134例,其中男97例,女37例。年龄10~83岁,平均53岁。行肠内营养前无腹泻、行肠内营养后腹泻57例,发生率42.5%,其中男44例,女13例。1.2 诊断标准
腹泻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肠蠕动过快、肠黏膜的分泌与吸收功能异常,导致排便次数超过3次/d,粪便量大于200g/d,其中水份超过粪便总量的85%
[1]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
的诊断标准:应用肠内营养2d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经调节营养液温度及输注速度、降低营养液浓度、减少输注量并应用止泻药物后症状缓解[2]。1.3 方法
对2004年1月~2006年6月ICU行肠内营养超过1周的患者134例,分别从患者的营养状况、禁食时间、抗生素应用、胃肠动力药应用情况、肠内营养供给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肠内营养前无腹泻、肠内营养后发生腹泻57例患者的发病原因。
2 结 果
134例患者中,发生腹泻57例,其中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小于25g/l)33例,发生腹泻22例, 2=10.43;禁食时间超过7d者69例,发生腹泻39例, 2=11.38;采用分次推注法注入营养液者94例,发生腹泻53例, 2=25 73,P<0.05。
作者单位:247000 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年第4卷第3期
再从20~30ml/h初始的速度泵入营养液,并以每8h10~20ml/h的速度递增,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经过3~5d调整均可达到100~120ml/h,总量可达每日2000~2500ml。以往开始肠内营养时,营养液均按标准配方作1/2稀释,但随着新的营养配方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认识到营养物的高渗透压不引起腹泻[5]。目前所有营养液均按配方中标准浓度输入,不作稀释,未发现腹泻发生率的明显增加。3.3 调整药物
为防治肠功能衰竭,改善胃肠功能及防止便秘等,临床上常应用大黄、西沙比利等药物,而这些药物治疗剂量就可导致腹泻
[6]
43
有效的抗生素。如腹泻严重无法控制时,停止肠内营养,改用肠外营养。
参考文献
[1] 潘国宗,曹世植主编.现代胃肠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255.
[2] 张思源,陈亭苑主编.临床胃肠内营 …… 此处隐藏:154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