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作业——“小孩不笨2”影片观后感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青少年心理学
鼓励,一把神奇的钥匙
——影片《小孩不笨2》观后感
学 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 业:生物科学
年 级:2009级
姓 名:周 影
学 号:1244409099
鼓励,一把神奇的钥匙
——影片《小孩不笨2》观后感
“资源放错了位置就会成为垃圾,而垃圾放对了位置就会变成资源。” “烂苹果切掉还可以吃,但丢掉就没用了!”
“你需要一把钥匙,少看孩子的缺点,多看孩子的优点。”
……
《小孩不笨2》这部影片中许多台词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和老师。任何一个家长都很疼爱自己的孩子,父母恨不得给孩子最好的一切,而为了给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基础和学习条件,他们忙忙碌碌,渐渐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只以成绩作为对孩子的评价标准,成绩不好要责骂甚至鞭打,成绩好又感叹怎么没有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渐渐地,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那扇门关闭了,家长变得暴躁易怒,孩子越来越孤独落寞,甚至误入歧途,如影片中的成才、学谦,究竟为何致此?家长和老师都需要反思。 处在学生时期的孩子固然要以学业为重,但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不能只看成绩,我们给予孩子的应该是客观的、综合的评价。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待孩子、学生,他们各有所长、各具特质,他们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父母和老师要做的不是将他们的棱角磨光,把他们变成千篇一律、听从教导的好学生,而是要充分挖掘他们的天分和才能,肯定他们的努力与付出,鼓励他们的进步与成就,让他们在鼓励下成长,在肯定中进步。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能一味的责骂、鞭打他们,要知道责骂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不被重视,当冷冰冰的鞭子一次又一次抽打在孩子身上时,他们遭受的不仅是肉体上的伤害,更是内心的煎熬。慢慢地,因为怕受到伤害,他们学会把自己善良、可爱的一面伪装起来,层层包裹,将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久而久之,他们变得品行恶劣,最终放弃了自己。究竟是什么使他们放弃自己呢?家长和老师就没有责任吗?在这个过程中,不正是家长和老师扮演了无情刽子手的角色,将他们的好奇心、特质扼杀了嘛?所以家长和老师切忌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为步入迷途的孩子指引方向,做他们
的指路明灯,给予关怀和鼓励、自信与希望,为他们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还他们一片自由的空间,帮他们找回自信。
家长都是爱孩子的,老师也都是爱学生的,这点毋庸置疑,但爱需要以适当的方式表达才能被对方感知。教化、潜移默化的熏陶远比生硬的责骂、体罚有效得多,要知道家庭环境、学校氛围对一个孩子的成长的影响是多么巨大!所以家长和老师都要努力寻找那把钥匙,那把开启孩子心门、打开心扉的钥匙,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与称赞,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作为一名免费师范生,这部影片给我的启示良多,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是只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技能就足够的,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如何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如何去育人等等,诸多问题值得我一生去学习和思考。不过,我相信一点,对于孩子而言,给予平等的对待、恰当的关爱和适当的鼓励是十分重要的。
鼓励,是一把神奇的钥匙,给予他人一句肯定、赏识的话语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影片中成才受到赏识后所见证的奇迹正说明了鼓励的巨大力量。教育孩子如此,生活中对待他人亦是如此。我们的称赞会为他人带去喜悦和动力,同时自身也会倍感愉悦,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同样,我们也会需要他人的肯定与赞扬。所以不要吝惜鼓励,多去赏识周围的人,发现他们的优点、闪光之处,说不定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鼓励,这把神奇的钥匙,让我们共同紧握!
鼓励,所创造的奇迹,让我们共同见证!
上一篇:深入反腐败_大家来预防
下一篇:机电一体化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