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猪腺病毒徐雪芳(2)
时间:2025-05-05
时间:2025-05-05
以在传代猪肾细胞,如PK-15细胞和原代猪细胞,Dea 和 Elazhary(1984)在甲状腺细胞和Hirahara 等(1990)在睾丸细胞上都曾经进行过腺病毒分离物的增殖。病毒的体外增殖可产生细胞病变,如细胞肿大、聚集和变圆,随后可发生脱落。通常在攻毒后的2-4天可观察到细胞病变,进一步可破坏细胞单层。在染色后的单层细胞内可观察到包涵体。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时,在胞核可以发现由透明病毒排列形成的包涵体。
流行病学
通过血清学调查表明猪腺病毒在全球范围均有流行。而在世界以及北美和欧洲范围内流行最广的是B毒株。
对腺病毒宿主没有进行过大范围研究,但是目前知道猪是唯一易感动物。猪对人腺病毒也易感。总体来说,腺病毒的宿主范围很窄,并且目前为止并无猪腺病毒感染人的报道。
虽然存在通过吸入感染性病毒粒子造成空气传播的可能性,腺病毒最初是通过粪便到口腔途径传播方式。病毒在断奶后的仔猪粪便中最常见(Derbyshire 等,1966)。从病毒感染到排毒的潜伏期还不清楚,病理学研究表明在感染45天后在肠道内发现病毒抗原,由此推测病毒的排毒潜伏期可能较长。成年猪很少排毒,并且体内的血清抗体滴度很高,究其原因可能是较高的血清滴度阻止了体内的病毒增殖。
腺病毒能够抵抗较高的温度,在室温下可存活10天,但采用普通的消毒剂即可将其杀灭,如漂白粉、福尔马林、酒精和苯酚(Derbyshire 和 Arkell 1971)。
致病机理
第一次是从患有神经性疾病的猪脑中分离到了猪腺病毒,但猪腺病毒病通常与肠道疾病相关,有时也伴发呼吸道疾病。一般是在吸入或食入病毒后感染,病毒最初在扁桃体和小肠末端增殖(Ducatelle 等,1982;Shadduck 等,1967;Sharpe 和 Jessett,1967)。怀孕母猪感染腺病毒后可导致流产,并且病毒可在胎儿的许多器官内复制(Dee,1995)。在某些病例中,猪腺病毒可能会导致继发感染或并发感染。例如,腺病毒血清型4型与肺炎支原体联合注射时可产生更加严重的肺炎(Kasza 等,1969)。
上一篇:地质学基础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