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基础知识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食品与营养学基础知识整理
食品营养学基础知识----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食品营养素分析;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特殊人群的营养膳食;
食品卫生学基础知识----食品污染及预防;食物中毒及预防。
食品营养学的起源与发展
前营养学时期----我国三千年前就有食医;
现代营养学奠基期----18世纪中叶
现代营养学发展期----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
现代营养学鼎盛期----二次世界大战后
食物的消化
消化内涵-----食物在消化道被分解成效分子物质的过程。
消化系统----消化腺和消化道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
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各种营养物质的化学性消化:
①淀粉的消化: (口腔)
淀粉------(口腔、唾液)麦芽糖-------(小肠、肠液、胰液)葡萄糖 ②蛋白质的消化: (始于胃)
蛋白质------(胃、胃液)多肽------(小肠、肠液、胰液)氨基酸
③脂肪的消化: (始于小肠)
脂肪-----(小肠、胆汁)脂肪微粒------(小肠、肠液、胰液)甘油 + 脂肪酸 结论: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在小肠。
吸收内涵:
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吸收部位-----胃、小肠、大肠
吸收形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
吸收后去向---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液运输到全身。
各部分吸收的营养物质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最小分子单位,22种氨基酸中有9种“必须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赖氨酸---促进大脑发育,是肝及胆的组成成分,能促进脂肪代谢。色氨酸-----促进胃液及胰液的产生。亮氨酸 ----作用平衡异亮氨酸 。组氨酸 -----作用于代谢调节 。 蛋白质的作用
①制造人体新组织,包括皮肤、头发、指甲、骨骼、肌肉、器官、促进身体生长发
育。
②制造酶及激素,促进人体各种机能。
③制造抗体,加强免疫力,抵抗细菌和污染
④调节人体内的水分平衡,维持体液
⑤帮助输送氧气和养分
⑥提供能量,占全部热量的10%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动物性蛋白—鱼、肉、禽、蛋、奶→完全蛋白,脂肪。
植物性蛋白—蔬菜,谷物→不完全蛋白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学评价
营养学上主要从食物蛋白质的含量、被消化吸收的程度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个方面
全面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内涵与原则P15/16
分类:
脂肪---通常所说的脂肪主要是油和脂,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做油,而把常温下
是固体的称做脂。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及其酯蛋白质。是一种在某些理化性质上与脂肪类
似的物质。
生理功能17
① 提供能量② 构成人体成分③ 维持体温正常
④ 保护脏器作用⑤ 内分泌作用 ⑥ 提供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分类
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亚麻酸,一种是亚油酸。
膳食脂肪营养价值评价
脂肪的消化率;脂肪酸的种类和数量;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碳水化合物
内涵: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也称糖类。碳水
化合物又叫醣植物。是叶绿素借助光合作用,利用空气中碳和氧以及土壤中的成分合成,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大家族。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1.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2. 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等。
3. 寡糖:由3~10个单糖组成的多糖。 棉籽糖、水苏糖等。
4. 多糖:由10个以上单糖组成的多糖。糖原、淀粉、膳食纤维*。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
谷类 65%(麦子)~80%(大米)
薯类 15%(马铃薯) ~35%(木薯)
豆类 20%(黄豆) ~60%(红豆)
根茎类蔬菜
坚果类
水果类
食糖,含糖饮料,甜食等加工后的食物
膳食纤维生理功能: 增强肠道功能;增强消化液的分泌;防止动脉硬化;防止糖尿病;预防肥胖 水的生理功能: 机体的重要成分;促进物质代谢;调节体温;润滑作用 维生素分类: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前者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后者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维生素A—眼睛的保护神 抗干眼病维生素,亦称美容维生素。视黄醇别称抗干眼病维生素 多存在于鱼肝油、动物肝脏、绿色蔬菜,缺少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 维生素E—抗不育维生素 维生素E为黄色油状液体 。极为重要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持红细胞的完整性,预防衰老,与生殖机能有关。 维生素C—天然抗生素 抗坏血酸,水溶性。亦称为抗坏血酸 多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 维生素D---促进生长 提高肌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通过肠壁增加磷的吸收、维 …… 此处隐藏:308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