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听课评课记录

时间:2025-04-05

听评课记录

《风娃娃》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的风娃娃,乐于助人,但分不清对错,结果好心办了坏事。这和二年级的学生非常相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爱读。

针对本节课的听课记录:

一、谜语激趣、创境导入

1.猜谜激趣:“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2.揭题:认识的新朋友“风娃娃”,师板书课题:风娃娃

二、学习生字

学生当小老师教学生字,学生积极性很高。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学习生字后去掉拼音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三、细品文本:

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吹大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小树。

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

1、研读:“做好事”板块。

(1)指导学生读课文第二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帮人们吹风车后的高兴的心情。

(2)课件出示风娃娃帮纤夫们吹帆船插图及课文相关段落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相关段落,表演纤夫拉船的动作,体会娃娃吹帆船时的动作和心理。

2、研读“做坏事”板块。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让学生自读5----8段,思考风娃娃做了哪几件坏事?

感知课文内容,理解风娃娃吹跑了风筝,吹断了小树,吹跑了衣服时的情景

引导学生理解讨论人们为什么责怪风娃娃,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后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明白: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3、让学生评价一下,风娃娃是一个怎样的娃娃?

四:总结全文:

总结课文内容,得出中心结论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

板书设计:

16、风娃娃

吹动风车吹翻风筝

吹跑衣服

吹动帆船吹折小树

针对本堂的评课记录:

武老师:语言有童趣,学生爱听。这里的语言指的是朱老师的

教学用语。导入环节,朱老师这样说:想和风娃娃交朋友吗?那就和风娃娃打个招呼吧!学习生字环节这样说:小朋友读得可真认真,瞧,风妈妈让风娃娃送来了许多智慧果请我们尝尝。像这样富有童趣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

李老师:朱老师非常重视学生朗读的指导。整堂课书声琅琅。有学生有情有味的个别读,有全班响亮、清脆的齐读,,表演读。如果能加入教师惟妙惟肖的范读或者是小老师带读效果会更好。

孟老师:朱老师能够从二年级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教师的全身心的投入和精心的教学设计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教师以贴切、形象、优美的语言将学生极其自然地带进了课文,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学生一遍遍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让孩子们真正理解了文本。

田老师:在读文环节中,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的风娃娃都做了哪些事?“这个问题抓住了课文的主线,找准了课文切入点。在学文中,老师用“风娃娃怎样吹得?”、“为什么吹?”引领学生学文,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也激发了孩子们读文的兴趣。从反馈中,大家可以看出孩子们争先恐后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回答问题。老师让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继续感悟,多种形式的朗读,把学生的思想又深化了一步。

贾老师: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课阶段目标中曾提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课文能力的培养是低段阅读教学重点培养任务之一。但是如何针对低年级

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从而达到有感情朗读的最终目的也是低年级老师在教学时深入思考的问题。从朱老师的课上,我看到老师有这种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意识。

周老师:成老师设计的教学课件十分生动有趣,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课文意思,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赵老师:学习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还应该和生活相联系。这节课不足之处就是没有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说说风娃娃还做了哪些事,通过学生说风娃娃的这些事,让学生说说自己有时候也像风娃娃一样,好心办坏事的事情。从而启发学生做事情是不能一厢情愿,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全面地考虑问题,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听课评课记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