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21文言文二则教案(新审定)

时间:2025-07-14

牙在鼓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出现高山……

(板书:伯牙鼓琴锺子期听)

师:锺子期说的“善哉”什么意思?

(很好,很棒!)

师: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3)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能弹出什么。

(4)我读懂了伯牙不论弹什么,锺子期都能听出来,就是说,他们之间心意相通,是知音。

6.假如现在你是锺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会怎么赞美他?(生自由发表意见。)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导升华,拓展探究。

(1)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

(预设答案:还会有1:鸟语花香。2:春天百花盛开。3:冬天白雪皑皑。……)

②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答:“善哉乎鼓琴,徐徐兮若清风。

③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答:“善哉乎鼓琴,皎皎兮若明月。……

④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想到的,锺子期真的都听懂了,实在难得。这就是──(预设答案:知音。)

2.理解文本,探究知音

①师:在遇到锺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锺子期为知音?

(预设答案: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锺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引导学生,升华情

感,向课外拓展探究,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感的理解和对人物情感的体会,又可以训练学生的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理解文本,探究“知音”。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对“知音”一词有更形象的了解,真正明确伯牙和锺子

声。……) ②师:那么,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你能想象别人那种空虚的赞美吗?(学生自由说) ③师:可以想象,当擅长鼓琴的伯牙,志在太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生:巍巍乎若太山。

(板书:志在太山 巍巍)

④师: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生:汤汤乎若流水。

(板书:志在流水 汤汤) ⑤师:当他没遇到锺子期,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心情会是怎样的?

(预设答案: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⑥师:后来,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的?

(预设答案: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⑦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预设答案: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 ⑧师: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但是,人间的知音,真是太少了,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学生感情读文) ⑨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知音。但课文最后一句。“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 (预设答案:1.因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2.因为他们之间就像亲人一样。……)

(板书:死 绝弦)

3.丰富内容,拓展课文

①师:伯牙在断绝琴弦的时候,也断绝了什么? (预设答案:1.断了他的前程。 2.断了他的心弦。 3.断了他的希望。……) ②师:伯牙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话。(学生再有感情地读最后一句。) 期两人的默契程度,通过与一般人对伯牙的赞美作对比,知道只有两人的关系达到这种程度才能成为知音。

导入()分

钟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文言文《伯牙

鼓琴》,了解了关于“知音”的一段佳话。这节课我

们来学习第二则《书戴嵩画牛》。(板书课题:书戴嵩

画牛)齐读课题。

2.释题:“书”是什么意思?“戴嵩画牛”又是什么意

思呢?(“书”,是写的意思。“戴嵩画牛”就是戴嵩画

的一幅画,画上画的是牛。我们来了解一下戴嵩。

3.了解戴嵩,出示【课件6】

戴嵩是唐代画家,韩滉的弟子,韩滉镇守浙西时,

戴嵩为巡官。擅长画农家、山川田野的景色,画水牛

尤为著名,后人评价他画的牛“野性筋骨之妙”。相

传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见他观察

得多么细致入微。

【课件7】《斗牛图》是戴嵩的一幅水墨画,纵

44厘米,横40.8厘米,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

院”,此图绘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新颖。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⑴戴嵩的画在谁手里?他喜欢这幅画吗?⑵这幅画

上是什么?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书戴嵩画牛》这个故事?

出示戴嵩和《斗牛

图》的相关资料,目的

是让学生了解画家和

作品的地位,为下一步

表现牧童的大胆行为

蓄势,能更好地表现中

心。

新课

教学()

分钟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 …… 此处隐藏:184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21文言文二则教案(新审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