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东灶港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
时间:2025-07-15
时间:2025-07-15
江苏省海门市东灶港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
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第I卷 选择题 (共24分)
第I卷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的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人步行速度约4km/h C.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A.春天,雾绕群峰
B.夏天,雨笼山峦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檐上冰凌
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2.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3.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 D.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在马路边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来阻断噪声的传播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5.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头放于S点时刚好接收到红色的亮点. 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上,激光经玻璃砖向右侧照射,如图所示.他将手指头放于哪一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
A.放于S
点 B.放于A点
C.放于B点 D.无论哪一点都可以
(第5题) (第3题)
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 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甲 乙 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C.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D.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9.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的现象与图中现象相似的是
1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和10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A.81.4g B.78.6g C.78.2g D.81.8g 11.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
(第10题)
12.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1.0×10 kg/m B.1.16×10 kg/m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共76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3.如图所示, 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不同的音叉来研究音叉发声特点,发现第一次甲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得远,第二次乙音叉旁的乒乓球弹得快,这说明第 ▲ 次的音调低,第 ▲ 次敲得重;如果音叉的振动小于 ▲ Hz,人耳将听不到这个声音.
14.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它是 ▲ (选填“晶
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 ℃,其中整个熔化过程经历了 ▲ min的时间,熔化过程中它处于 ▲ 状态. 15.郑西(郑州一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全长505km,承担运行任务的“和谐号”动车组,最高车速可达350km/h.某次列车下午17:10从郑州发车,l9:10到达西安,则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km/h,合 ▲ m/s (保留一位小数)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列车上的监控系统,通过对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光进行检测,实现对车轮温度的实时监控.这种不可见光是 ▲ .
16.身高为1.7 m的小华站在大穿衣镜前l m处,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饰,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 m;若她以 …… 此处隐藏:580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