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时间:2025-07-15
时间:2025-07-15
2001年第22卷第3期
国外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杜文丽武汉理工大学
摘
要:
介绍国外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新型墙体材料;现状}趋势
关键词:
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在建筑材料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恢复和重建的需要,发展更是迅速。在产品品种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水(泥)玻(璃)陶(瓷)和砖灰砂石的格局。形成了品种繁多的,包括建筑结构材料和建筑功能材料的完备的新型建筑材料体系。
1.2经济的快速增长刺激了新型建材的发展。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对房屋的需求量猛增,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已不能适应当时需要。因而兴起了建筑工业化的热潮,大大促进了水泥工业及混凝土应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工业化的建筑体系,如大板体系、框架结构等,刺激了相应的新型建筑材料快速发展,如石膏制品、灰砂砖、加气混凝土等。
1.3先进的工厂设备为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以粘土制品为例。西方国家在五六十年代基本完成了从实心粘土砖向空心砖及其他各种轻质、
这里所谓“新型建筑材料”是我国学者为区分传
统建筑材料而界定的。在国外,并无这一名称存在。
只有“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一说。有时一项
新技术就代表一种新材料或新产品。因此,“新型”二字是相对的和不断变化的,是随地域的不同、时间的流逝而变化的。
高强一系列功能新型墙体材料的转变,形成了以空
心粘土砖为主,其它各类新型墙体材料并存的墙体
~
1新型建材发展的历史特点
1.1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型建材的出现。起源于
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新型建材的发明和发展。以墙体材料为例:德国在1854年发明了灰砂砖,1898年才建立了第一家正式的灰砂砖厂,可到1905年灰砂砖厂就发展到209家.力Ⅱ气混凝土在1889年问世,1929年才投入工业生产;美国人在1866年就获得了生产混凝土砌块的专利,进人20世纪以后混凝土砌块才有大规模的发展;纸面石膏板1890年由美国人发明,直到1902年才正式投入生产。
材料结构体系。以比利时为例,1950年实心砖的产量占粘土砖的比例为95%,空心砖只占2%,到1970年时,实心砖的比例降到20%,而空心砖的比例提
高到48%,基本实现了粘土砖由实心向空心的转
变。这一转变是在使用先进设备和工艺的基础上完成的。
1.4节约能源、利用废物和保护环境是各国发展新型建材的动力。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给我们生活的地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迫使各国对节能、利废、环保给予了很大的重视,许多国家制定了建筑节能的法规和标准,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围绕节
~100—万方数据
墨处建舷硪技
=t======口=====j====目;=========——={==——=====—=——==;
产量约20亿m2,人均年消费量为8 1m2,是世界上生产和应用量最大的国家。新建居民住宅中,几乎所有的内隔墙和顶棚都采用纸面石膏板。这种板生产
2001年第22卷第3期
能、利废、开发并举的方针,具有节能、利废、保温等多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成为建材工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1.5石化工业的发展为新型建材开辟了新的天地。新型的装饰装修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屋面材料、防水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都是伴随石油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崛起而快速发展起来的。石化工业
能耗低,生产效率高。并具有板面平整、装饰效果好、轻质、强度高、防火、隔声、隔热,对室内湿度能起调节作用,干法作业、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它一问世,就
受到建筑界的关注和采用,被逐渐发展为内墙材料
的主导产品。厚度有10mm、12 5mm、16mm等。有普通型、防火型、防水型等产品,分别适用于建筑不
的发展为新型建材提供了原料保证。没有聚氨脂、工
程塑料、沥青、纤维等原材料的供应,就不会有胶粘剂、涂料、壁纸、地板革、塑料管道、塑料门窗、塑料地
同的场合。如卫生间.内墙贴面多采用防水石膏板,壁
炉内墙则采用防火石膏板,顶棚贴面多采用薄型(10mm)普通石膏板。石膏板施工很精细,内墙贴面棱角处一般都外加有金属护角,以保护石膏板免受碰撞
毯、防水卷材、玻璃钢等产品,就不会有五花八门的
铝塑复合板、开泰管、阳光板等新型建筑材料。
2新型墙材的发展现状
2 1
损坏。
日本自60年代开始大规模生产石膏板。目前的
混凝土砌块:由于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
年产量为6亿mz。其它石膏板生产量较大的国家有加拿大、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在石膏原料方面,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和利用工业副产品磷石膏、氟石膏、硼石膏和排烟脱硫石膏等。近年来,用工业废石膏生产的石膏板和石膏砌块的产量正在迅速上升。
2.3灰砂砖:国外的灰砂砖目 …… 此处隐藏:371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2.6.5.3表面层施工工艺标准
下一篇:Visual C++集成开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