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茶叶在传统与现代中苦恼前行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陕南茶叶在传统与现代中苦恼前行
茶叶是我省陕南地区一个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市场却是“笑渐不闻声渐消”。在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陕西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加快茶叶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意见。今年年初,再次召开了全省茶叶产业座谈会,提出
打响陕西茶叶名牌,使之成为陕南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的发展思路。为此,本报记者专程赴陕南秦巴山区进行了深入采访,探寻这一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希望能够找出一条振兴之路。
一条泥泞而又陡峭的道路直通山顶,地处秦巴山地中的紫阳县茶叶研究所就坐落在这里。不是清明采茶季节,研究所里多少有些落寞,几座年代久远的木楼摇摇欲坠,偌大的院子里摆着方桌,几个人在品茶、下棋,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日子;俯看下去,云雾遮罩中的“斗城”紫阳若隐若现。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曾经承担着整个西北地区的茶叶种植、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经声名显赫的机构,多年来却一直为生存而困惑:没有资金搞技术培训,没有开发项目,并曾多次被险些拍卖,2000年以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这是陕南茶叶产业多年来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陕南有嘉木
唐陆羽在《茶经》中记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陕南茶叶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据史料记载,陕南茶叶始于西周,盛于唐宋,汉中作为茶马互市的重要交换地,在古代茶叶贸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清代时,“紫阳毛尖”曾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自两汉以后,茶叶种
植才逐渐传入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巴蜀茶叶退到次要位置。
汉中、安康独特的气候和土质孕育了当地茶叶在国内的重要位置。总体来讲,从长江以北至淮河、秦岭一线,是我国的北亚热带气候区。境内山峦起伏,海拔高低悬殊,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长周期长,茶区土壤也主要以黄棕壤和黄褐土为主,含氨基酸、蛋白质等有效成分高,且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以“香高、味浓、耐冲泡、无污染”等优良品质驰名全国,其内在品质明显优于南方茶叶。其中“午子仙毫”、“汉水银梭”、“紫阳毛尖”等10多个品牌还获部优、省优称号。中科院茶叶研究所的著名专家曾给予陕南茶叶很好的评价:“质压天下,价压天下”。
据统计,汉中、安康和商洛市的28个县、区中有21个县、区种植茶叶。截至2002年底,全省茶园面积64.9万亩,茶叶总产量7003吨,面积和产量分别比2001年增长13.3%、11.6%,其中汉中是翘首,面积达到36.2万亩。近几年的发展势头更是强劲,已经成为茶区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
产业之殇
1989年9月成为紫阳人永远的骄傲,定格在茶叶发展历史上。“那一年,紫阳茶首次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亮相;10月份,娃哈哈集团才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10多年后的今天,娃哈哈已经成为行业巨头,而紫阳茶却还在为如何冲出省门,占领市场而奋斗”。在这个古老的
县城,只要问问,随便一个搞茶叶的人都会为外人这样说起当年的辉煌,脸上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
焕古镇古朴而又声名显赫,不仅是唐宋以后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驿站,更重要的是这里出产的茶叶曾作为贡品,上奉朝廷。从这里到紫阳县城要坐船50分钟,青石板覆盖的屋顶、低矮的木楼和蜿蜒的石阶透露出小镇的恬静。据当地人介绍,村里有6000多劳力,一半以上都在城里打工,茶叶种植、加工还处在比较原始粗放的阶段,更没有大型的销售企业,有些农户甚至从不知道还要给茶树施肥。 与焕古镇相比,西乡县则更像一个为理想而苦苦探索的孤独勇士,在茶叶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一个从多种经营——困惑迷茫——确立主导产业的复杂过程。90年代初,多种经营成为农村致富追捧的目标,西乡县大面积推广板栗、中药材、养殖业等,然而由于没有依托自然条件,所有这些努力并没有让农民真正富裕,相反就像关中一些农村一样,政府强行配置的资源缺乏可行性,出现农民种什么赔什么的不良状况。“多种经营是传统农业社会的思想,发展主导产业则充分体现产业分工,是工业社会的一个特点”。西乡县县委书记吕阳平对茶叶产业的认识非常清晰。事实上,西乡也一直是顶着各地都在盲目搞多种经营的压力来发展茶叶,1997年,县上终于认识到,只有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才是真正出路,开始将茶叶作为主导产业来大面积推广。2003年提出“建设茶业经济强县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08年完成20万亩生态茶园基地建设;从2014年起,20万亩茶园全部进入盛产期,产值达到40亿元,税收8000万元。
西乡的快速觉醒已经让自身尝到了甜头。全县23个乡镇中有22个发展茶叶,近3万农户从事这一产业;茶叶初制加工厂183个,年加工能力1100吨;精加工企业5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9家,投资总额近4000万元。“午子仙毫”已经开始渗透到北京、上海、台湾以及俄罗斯等。这种状况多少让安康、商洛一些茶叶县不服气,但市场的竞争就是这样残酷,快鱼永远处于领先位置。
“秦巴山区被誉为我国生物资源基因库,这是优势,但同时也是劣势,造成在产业选择上空间过大,真正做出决断 …… 此处隐藏:36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军事理论论文2000字
下一篇:汽车服务工程章节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