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国民革命(附答案)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练习
国民革命
一、
1. 如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某一战争的局部示意图,据图中信息判断,在这次战争的进程中( )
A. 歼灭了所有的反动军阀
B. 国共两党达成亲密合作
C.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出现了革命的高潮阶段 2. 1926年11月,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明确要求中共必须使正在挺进的中国革命“超出资产阶级民权范围”,发展到工农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农村要进到土地革命,城市要准备没收外国在华大企业,并将铁路、交通等收归国有。这一指示( )
A. 为国共两党的合作埋下隐患
B. 推动了国民革命向农村发展
C. 使中国革命重心发生了转移
D. 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直接失败 3.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
A. 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 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 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4. 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指出:“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十三年来,
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
用,则自袁世凯以至于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故北伐之目的,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该宣言的发表()
A. 说明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进展
B. 表明孙中山认清民主革命的任务
C.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D.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5. 下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某一战争的局部示意图,据图中信息判断,在这次战争的进程中( )
A. 歼灭了所有的反动军阀
B. 国共两党达成亲密合作
C.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出现了革命的高潮阶段
6. 1925年,中共四大在《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中提出“宣传农民组织农民的方法,自当从目前的实际问题入手”,涉及反抗地主、苛税、匪祸、兴办水利等方面。1926年9月,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通过《农民运动决议案》,指出“农民政纲仍是在租额、高利、苛捐等问题上”。这反映当时中共中央()
A. 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B. 认为农民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力
C. 农村工作与革命中心任务相结合
D. 注重解决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7. 1927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之革命民权的同盟,是中国国民革命将来的发展和最后的成功的唯一保证”。中共中央提出此主张的意图是()A. 与蒋介石争夺革命领导权 B. 避免统一战线彻底破裂
C. 抵制“城市中心论”的主张
D. 加快国民党改组的步伐
8. 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A. 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B. 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C. 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D. 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9. 1924-1927年间,表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席卷全国。这说明()
A. 工农运动推动大革命发展
B. 政党联合产生了巨大力量
C. 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成果
D. 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成功
10. 毛泽东曾指出“总而言之,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敌人缩小到最少……对我们来说。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下列史实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协助孙巾山改组国民党
②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③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1.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辖下各地方军队名目取消,统一更名为国民革命军,初期国民革命军在军、师两级设党代表及政治部、进行政治教育和政治领导,党代表及政治部的设立()
A. 使国民革命军主要是受中共领导
B. 是学习美英等国军队建设的结果
C. 有利于提高国民革命军的战斗力
D. 使国民革命军成为工农革命武装
12. 民国某年,胡汉民曾说:“倘若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没有在南京行使职权,从4月起大家就要完全受其支配,可以说不但大江南北的各省不得了,就连珠江流域也通通要受两湖以往所受的赤祸了。”胡汉民所说的“行使职权”导致()
A. 抗日统一战线面临危机
B.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C. 国共两党合作走向破裂
D. 解放战争的全面爆发
二、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 …… 此处隐藏:106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