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发布时间:2024-08-29
发布时间:2024-08-29
农村经济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王维宇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北京100088)
摘要: 十一五 期间,中央财政 三农 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但是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地区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三农 问题作为 十二五 规划的重中之重,其解决的关键点在于在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差距。在解决 三农 问题的各种途径中,资金的投入必不可少。本文就我国农村的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关键词:农村金融; 三农 问题;供给与需求
农村金融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信用社改革调查研究 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16个抽样企业中,只有30%的农村中小企业可以从正规的金融机构借到钱,小企业面临信贷制约的情况非常普遍;而对于个体农户而言,真正能够从正规机构得到贷款的大约只有20%左右,且额度较低。农民借贷的主要目的是教育、购买农资、医疗、建房等,也包括农民从事一些工商业。对于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来讲,发展的最大的制约仍然是资金问题。
应地出现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变化,即由原来单一的存款需求逐渐转向多种服务的需求。
3.保险需求:随着农民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资金投入的扩大化,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农民的风险意识也在逐步增强。通过农业保险的方式,减少损失、化解风险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农村企业和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农业的特殊性,既要承担自然灾害风险,又要承担市场经济风险,使得大量的商业保险很难在农村生存,急需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的出现。
(二)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分析
目前,我国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组织可以分为正规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的金融组织两类。
1.正规农村金融组织的供给分析。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商业银行实行市场化经营,在农村已经不能满足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所以商业银行大量撤并。一般商业银行的基层银行失去信贷权力,使得商业银行对农户和涉农企业的贷款日渐减少,形成逐步淡出农村和支农服务的局面。而急需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性金融支持,支农力度有限。就政策性银行 农业发展银行来看,目前它仅承担收购贷款的责任,成为 粮棉油银行 。大多数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农村信用社成为我国农村发挥金融支持最多的机构,是维系农村金融体系的命脉之一。可是农村信用社自身也存在着资产质量差、资本严重不足、内部治理机制欠缺等问题,倚靠农村信用社的局面难以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供给。与此同时,国家对信用社所开办的业务品种、范围和金融工具创新进行限制,但在金融监管、货币政策以及税收等方面又与一般的商业银行一视同仁,使得农村信用社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的供给分析。以民间借贷和民间集资为主的非正规金融机构由于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中国农民通过非正规金融的获得的贷款大大高于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他们之间信息不对称的解决靠的是农户之间长期的重复博弈。我国农户借贷通常以血缘和地缘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可遏制借款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
一、农村金融供求分析
(一)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分析
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是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的贷款需求:农户可分为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高收入农户尤其是大的专业户,生产性借贷资金金额较大、比重大、借贷期限较长,借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经营转向,发展壮大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实现农业产业化;而低收入农户的金融需求特点在于,生产性借贷资金比重相对其生活性需求来讲较小,且用途单一,主要用于满足春耕生产、小规模种养等,借贷期限短,金额小。虽然我国农村地区贷款需求强烈,但金融机构为防范信贷风险,通常要求资金借贷者提供有效抵押品和担保人,而我国的农户,特别是低收入农户恰恰缺少有效抵押品。再加上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贷款机制不健全,农户和农村中小型企业的贷款需求往往被视为无效。
2.中间业务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强,手头节余资金不断增多。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十一五 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但这些资金往往因缺乏投资理财途径而闲置。农村金融服务业务单一,通常只吸收存款,很少发放贷款,有时连真假币鉴别、兑换零币等基本的金融服务都很难得到保证,更不用提金融的咨询服务等。而与此同时,农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相
农村经济
险。乡村社会中流动性小的特点决定了一旦失信于人,另一方不仅可以对自己施加惩罚,还可以对失信方的后代进行报复,所以农户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会自觉避免失信的行为,从而使非正规金融成为农村正规金融的补充。但是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这种借贷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只是地下活动,发展比较缓慢。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我国农村金融的供求明显处于不平衡状态,越来越强烈的多样化需求与相对单一且不足的供给矛盾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新农村的建设。
年度并不一致,专注于不同农产品的农户引起资金需求与回收的不一致,也导致在一个自然年内借贷现金流的波动较大。再加上气候等自然条件因素,农业经营的风险性比较强,从事生产的个体农户更希望适度放宽期限,有一个较为灵活的还款区间。
(三)个体农户生产性借贷发生率往往低于生活性借贷发生率
农户的生活性借贷需求多于生产性借贷需求,生活性用途的借款占大多数,而生产性用途的借款相对较少。教育投资、医疗等是个体农户借贷的主要原因。虽然 十一五 期间农村金融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农民金融需求日趋旺盛,且趋向多样化,农村金融体系难以完全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高旺东,2007)一般而言,低收入农户更倾向于从非正规渠道借款(主要是亲友等),而高收入农户则更多地采用多渠道借款的形式(包括正规与非正规借款)。非正规金融渠道除了亲友以外,还包括私人放贷者、民间的金融组织(摇会、合会、标会等民间金融会)以及少数地区的合作基金会和小额信贷机构。总的来看,亲戚朋友借款往往成为农户最主要的借款渠道,农村信用社仅作为第二渠道。
(四)抵押品和担保的缺乏是农村金融得不到满足的重要因素
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往往需要借款抵押或担保,而中国的农户由于土地制度等原因,缺乏此类正规金融机构所要求的抵押品和贷款担保。农户的资产非常有限,住房往往就是其最大的资产,但作为生存的保障难以被剥夺。同时农村资产的变现率非常低,抵押资产的现实意义不大。而对于担保贷款,农户普遍存在着寻找担保人困难的问题,找到有经济实力的担保人往往还不如直接向此人借款(高旺东,2007),所以农户更多地是希望通过金融机构获得无抵押、无担保的借款。
二、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偿债能力问题导致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等问题无法得到满足
偿债能力是导致农户和农村企业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最主要原因。从农村中小企业来看,由于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盈利状况不稳定,加上企业信息不透明、自身产权制度和融资机制存在缺陷等多方面因素,这类企业的贷款违约风险较高,难以达到一般商业银行贷款的基本要求。而从农户个人来看,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对家庭生产投资和消费水平的增加导致资金需求增加。但是由于农户资金技术等条件所限,农业生产率低,收益率低。再加上自然条件等因素,与城市工商信贷相比,农户收入变动较大,不稳定性较高,存在较大的偿债风险。
(二)单笔借贷规模不稳定以及放贷期限不匹配也是影响农村金融需求的因素
从农村中小企业的角度来看,农村企业的单笔贷款规模通常较小。由于地区性和行业性差异的存在,农村中小企业之间的规模差异较大,导致信贷资金的需求规模差异也较大。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相较之城镇企业,农村企业的规模还是较小,资金需求规模也不大。其中区域性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农村企业的借款规模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企业的借贷频率却低于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借贷需求主要表现在短期需求,用于购买原材料或半成品等,以满足企业生产周转的需要;而企业用于购买厂房、设备等长期性投资的资金需求受到限制。大部分企业都有中长期投资发展的需要,由于长期较大额度的资金需求受限,一些有强烈投资需要的企业不得不将短期的借款做长期使用。
而从农户的角度来看,小规模的家庭经营决定了其借贷需求的规模呈现小而分散的特点。农户的单笔借款大部分都在5000元以下,万元以上的大额贷款仅占极小部分。相对单个家庭来讲,用于家庭生活与生产的资金需求量并不会太大,借款规模太小导致借款行为分散化。而自身经济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又使得农户对借贷的依赖程度较高。同时,区域性差异也较为显著,农户的借款规模与不同地区的经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地区经济越发达,农户借款的规模越大。
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来讲,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银行的借款期限结构与农业生产周期的匹配程度。农户资金需求通常在一年左右,但是往往农业的生产周期与自然
三、解决供求失衡的措施
要推动新农村进程,减小城乡差距,必须完善农村金融建设。从农村金融的供给和需求角度来看,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
农村信用社是支撑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机构。应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将信用社办成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同时引入其他民间借贷组织,加强农村金融供给的竞争。主要途径有,一是鼓励在城乡区域内设立社区金融机构;二是鼓励健康稳定的民间借贷金融的发展。同时还应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借贷联系,疏通横向资金融通渠道。由于我国各地产业构成、农村的自然条件不同,信贷资金供求状况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有的地方资金过剩,需要寻找出路;而有的地方资金却严重不足。由于农业投资和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单靠短期拆解难以解决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余缺问题。发展金融
(下转第80页)
73
农村经济
3.4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目前,我国的物流专业人才相对来说是比较缺乏的,农村的物流人才则是少之又少,对于位于偏远地区的云南来说,能够吸引农村物流人才的难度则是更大。针对这样的现象,应对的方式就是不断地加强本地区的物流人才的培养。培养的方式主要有:(1)要求高等院校在对物流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农村物流方向进行培养,同时不断的鼓励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农村进行培训,并制定相关的政策,以满足农村对物流人才的需求;(2)在农村选派有文化、有基础的先进分子到高校进修,加强其在专业物流知识方面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地培养适合农村的物流人才,满足现代农村物流发展的需要。
科学版),2008,(11).
[2]柳欣,闵兰.发展农村物流促进黑龙江新农村建设.哈
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3]张赠福.福建省农村物流思考.物流科技[J].2008,
(12).
[4]邓淑红,魏凤.农村物流研究综述.博士硕士论坛,2009,
(02).[注]论文受到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云南现代农业生
产组织制度与管理创新(编号2009ZC070M)资助。作者简介:
1.王吉报,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2.蒋永宁(通讯作者),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地区发展与管理。
3.王文杰,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4.陈月红,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4.结束语
总之,要加快云南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尽快建立符合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的农村物流系统。通过不断的加强云南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及信息化的建设,加快对农村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使农村物流系统不断地完善,进而促进云南农业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德良.发展农村物流的思考.中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
(上接第73页)
机构之间的资金借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满足农村农户和企业对金融的需求。
(二)建立农村资金的回流机制
政府或主管当局必须进行农村金融的调节,使得农村金融资源为本土使用。主要的措施包括以税收优惠的形式鼓励其在农村金融领域的资金投放;以规定的形式将每年的新增存款以一定的比例投放到农村领域;规定在农村吸收存款的机构将其主要的贷款业务投放到农村等等,以扩大农村金融资金的供给面。
(三)促进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
金融机构要从农村金融市场的新需求和新变化出发,加快金融服务内容和方式的创新,以满足农民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通过对农村地区金融供给的增加,进一步扩大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同时,政府应提供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政策环境,制定与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通过立法引导农村金融创新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农业保险市场
要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加快农业保险与农民贷款担保机构的组建与推广,为农民提供风险化解服务。同时在政策法规上给予支持,鼓励商业保险公司下乡为农民提供服务。通过政府的适度补贴和政策优惠,吸引和鼓励社会各方力量投资设立农业保险机构;对经办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保险机构适当减免所得税;对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再保险中央财政出资建立中央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等等。
(五)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投入
政策性金融投入不单单指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
还应包括财政性的扶贫、免息性质的贷款等。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业收入不确定,农业投资周期较长,且存在风险高、收益低等特点,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经营的预期难以得到满足,所以就必须要求提供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金融服务,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达到推动农村金融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全文)[R].北京:第十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11.
[2]王一宇.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 本土化 研究[J].经济
师,2011,(02).
[3]蒋满霖,王彪.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
互动研究[J].统计教育,2008,(04).
[4]李建英.论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错位[J].经济与管
理,2006.(6).
[5]杨松梅.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供给创新[J].市场周
刊 理论研究,2008,(2).
[6]和广文.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五大不对称[J].经
济研究参考,2003,(6).
[7]潘再见.新农村建设资金外流与回流机制研究[J].经济
前沿,2006,(6).
[8]田力,胡改导,王东方.中国农村金融容量问题研究[J].
金融研究,2004,(3)作者简介:
王维宇,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