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试题与复习

时间:2025-07-12

备份

复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共16分,每小题2分)

1、辐射的波动性 2、太阳高度角 3、长日照作物 4、相对湿度 5、温度年较差 6、季风环流 7、副热带高压 8、农业气候资源 二、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

1、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多在______到______之间,通常把一年的降水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的降水,称为______降水,主要是由______引起的;后一部分的降水称为______降水,主要是由______引起的。

2、由于地球的______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______,且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方向______,因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季节交替和各地昼夜长短不等。

3、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主要是______辐射,地面和大气向外发出的辐射,主要是______辐射。 4、植物在______期对低温的反应比生长期对低温的反应更为敏感,这一时期往往就是植物的温度______期。

5、水面蒸发速度的大小,与______和______成正比,与______成反比。

6、台风是指形成在______上的______。当台风在_____以西,______以北的西北太平洋海区形成后,我国气象部门将对其进行命名和编号,并密切监视其动向。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共10分,每小题1分,请把正确的答案A. B. C或D填在下表中)

1、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中,占总能量比例最大的部分是: A、红外线. B、可见光. C、紫外线. D、长波辐射. 2、对植物光周期起作用的光谱,主要是: A、黄绿光 B、红橙光 C、蓝光 D、紫光

3、北半球的夏季(δ>0°),各地的日照时间随纬度增加而 A、增加 B、减少

备份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4、土壤内部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是 A、辐射 B、分子热传导 C、土壤的流动 D、潜热释放 5、晴朗的白天,土壤温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 A、增加 B、减少 C、变化不大 D、不变

6、当冷暖气团相遇且势力相当是,形成的锋面称为 A、冷锋 B、暖锋 C、静止锋 D、锢囚锋 7、常带来晴好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切变线 B、低压 C、高压 D、锋面

8、冬季危害广东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 A、寒潮 B、寒露风 C、晴暖天气 D、台风天气 9、表征一个地方的水分资源多少,常用 A、地下水量 B、水库水量 C、降水变率 D、年降水量 10、广东的气候属于

A、亚热带海洋气候 B、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共5分,每小题1分)

1、太阳直射地球上的位置的地理纬度称为太阳赤纬,其变化范围是±66°27'。()

备份

2、在高温季节,松土对表层土壤有增温效应,对下层土壤有降温效应。() 3、生物学下限温度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遇到的最低温度。() 4、形成云的主要原因是空气有上升运动和大气中有足够的水汽。()

5、我国是容易形成气团的国家,所以我国在冬天常受蒙古气团的影响,夏天常受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

五、简述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举例说明农业生产对积温的利用。 2、简述大各成分的生态作用。

3、简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形成和季节性活动规律。 4、简述农田小气候的特征。 六、问答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

1、影响广东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哪几种?试举出你学过的其中二种,详细说明其定义、出现的时间、概况及带来的危害和防御的措施.

2、最高、最低温度表的构造有什么特征?怎样安装?观测完最高、最低温度后应如何进行调整?

3、学习农业气象学课程后你有哪些收获?对搞好专业学习有哪些具体帮助?还有什么问题需要

解决?今后这门课程应从哪几方面进行改革?

七、计算(9分):

一、水仙从浸泡根球到开花需大于10℃的有效积温250日·度,若浸泡后日平均气温为20℃,问水仙从浸泡到开花需多少天?

解:根据A=∑(ti-B)

有:250=∑(20–10)=N(20–10) 即:N=25(天)

答:水仙从浸泡到开花需25天。

二、根据积温法则,控制昆虫发育速度。

玉米螟赤眼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5℃,从卵到成虫需有效积温235日·度,若求28天后放蜂,应放在什么温度下饲养赤眼蜂可在28天后按时放蜂。

解:根据积温法则:A=N*(T–B)

备份

可计算出所需温度:T=A/N–B T=235÷28+5=13.3℃

答:应放在13.3℃的温度条件下饲养赤眼蜂可在28天后按时放蜂。

三、国槐尺蠼卵放在19℃和17℃两种温度下观察,得知它们发育成幼虫的日期分别为8天和4.5天。求昆虫国槐尺蠼的发育起点温度。

解:在第一种温度条件下:A=N1(T1–B) 在第二种温度条件下:A=N2(T2–B)

由上两式整理出:B=(N1T1–N2T2)/(N1–N2) 即:B=(8*19–4.5*27)/(8–4.5)=8.5℃ 答:昆虫国槐尺蠼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5℃

备份

参考答案一

一、(共16分,每小题2分)。

1、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发射或传播能量的过程。 2、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3、一年中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与一年中最冷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之差 …… 此处隐藏:792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农业气象学试题与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